约3070个字。
《东郭先生与狼》(1课时)
高宏
课前预习: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原作者马中锡和《中山狼传》。
2、通过查字典词典,积累“仁慈、骨瘦如柴、传宗接代、张牙舞爪、忘恩负义”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中东郭先生、狼等角色各自的语气语调。
4、在自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知寓言的主要内容以及寓意。
相关课程标准:
在预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文中人物特点进行分角色朗读。对课文的人物形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理解寓言寓意的基础上,感知生活,提高阅读寓言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识记生字词,了解原作者马中锡的生平经历和《中山狼传》。
2.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赏析东郭先生和狼的性格特征。
3. 通过理解文章寓意,提高分辨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
评价任务:
1、通过完成《语文助学》的预习积累部分检查对《中山狼传》、马中锡和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通过课堂提问和完成《语文助学》感知探究4-5题,检查目标2的达成情况。
3、通过小组合作和完成语文助学感知探究第6题,检查目标3的达成情况。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生活中假如遇到忘恩负义的人,我们该怎么办?(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们思考,自由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东郭先生与狼》就以寓言的形式谈到了这个话题,让我们一探究竟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举手回答,进入新课。
二、检测预习(可用多媒体投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1、《中山狼传》与作者马中锡
《中山狼传》是很多人非常熟悉、且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一篇寓言体小说。这篇寓言,在明代为数不多的小说中,可算是上乘之作,它写成不久,即被改编为杂剧上演,至今“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