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00个字。
山东省枣庄六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前务必在试卷的规定位置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4分)
在春天的唱诗班(xiāo)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 恬()
(2)解释“涵养”在文中的含义。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碧水的映衬,使这些貌不惊人的山顿显神采。
B.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玉树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地震灾害,重建美好家园。
C.发展低碳经济,创建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D.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
3.《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端庄大方,“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少”,这个人是_________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庭中,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__________2分
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它作为中国元素的代表之一进入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外墙设计。学校要组织以“节气与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4分)
【节气搜索】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见茅屋上一片白霜,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此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若干年后,才有人对出下联:“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请填入一个最恰当的节气,把上联补充完整: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
【节气印象】在活动中,需要设计展板介绍二十四节气,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对“清明”节气的描述。
示例:
惊蛰含义: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诗意描述:“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时节,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清明含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诗意描述:
5.默写填空。(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②.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
⑤《琵琶行》中创造性运用延宕,使这两句成了千古名句,同化了不同读者的心理内涵,甚至成为独立的谚语、格言,该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李凭箜篌引》用静物,进一步烘托箜篌演奏美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古诗词中有许多为“季节”代言的诗句,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初春时节。请写出连续的两句诗为“冬季”代言:
,二、阅读(48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