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9380字。侧重《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孟子》选读的考查,落实文本,有针对性。

  贺州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秋季学期高二第二次年级统测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基础知识与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儒家虽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
  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较之人的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这三者间,人民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
  1.对“人本意识”的理解,不符合儒家思想的一项是(    )
  A.人本意识肯定人的主体性,主张“人贵物贱”,把人当作人看待。
  B.人本意识主张尊重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看重人的生存发展。
  C.人本意识承认个体主体的作用,看重人的个性及个体的独立及发展。
  D.人本意识承认个体的独立性,追求人的主体性和独立自觉的价值。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儒家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群体,分类而居;人性是普遍存的,不可否认。
  B.儒家的人本思想包含着通过自身努力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C.儒家“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观点的核心是争取民心。
  D.儒家认为了解民情、尊重民意、与民同乐等都是尊重人的体现。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代西方思想家较之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从关注人性到重视民本到建设民主。
  B.人本意识让人体会到人的尊严与伟大,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C.儒家强调的“民贵君轻”,警示后世统治者要有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吸取民本思想的营养,扬弃官本位意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2分)
  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