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9290字。

  重庆市万州区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监测
  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阑珊   厉兵秣马    桧树(guì)    天差地远(chā)
  B.崴脚   熠熠生辉    腈纶(qíng)   风靡天下(mǐ)
  C.沉疴   铩羽而归    邋遢(lā)     混为一谈(hún)
  D.消弥   顶礼膜拜    轴线(zhóu)   踽踽(jǔ)独行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选手赵海军在男子摔跤决赛中手臂出现一排牙痕。无巧不成书,上届比赛同样有运动员“开牙”。不论这到底是不是正常冲撞?用牙解决战斗总归不雅。
  B.生活原本平淡如水,你需要的酸甜苦辣,要靠自己来调理。放一点儿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儿盐,它就是咸的。
  C.“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活动在哈萨克斯坦和德国两地举行。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一目剪纸、叶脉画、面塑、重庆糖画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将高下其手,现场秀出多年练就的“中国好手艺”。
  D.上海刚刚遭遇新一轮雾霾天气,一些商家趁机推出“防霾”口罩。随着口罩标准的出台,商家鱼目混珠牟利将不再可行。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
  A.正在重庆举行的“长江三峡文物抢救保护成果展”上,572件珍贵文物与人们近距离接触。截至目前三峡地区有代表性的重要出土文物主要是:乌杨阙、鸟形尊、粉青风耳瓶……等。
  B.2013年10月31日,跨越数条江河(波斗藏布江、金珠藏布江、西莫河)的扎墨公路通车仪式在西藏林芝地区举行,宣告中国最后一条未通公路的县——墨脱县正式通车。
  C.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披挂出征。14日,嫦娥三姑娘稳稳“落下去”——月面软着陆;“玉兔”号月车缓缓“走起来”——月面巡视探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的国家。
  D.郎朗成为和平使者之后,杨澜问郎朗的工作对于买不起钢琴的孩子有什么意义?郎朗回答说,自己成立了国际音乐基金会,希望可以号召更多人关注贫困地区的孩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重庆市实施“特设岗位计划”和“特色学科计划”,从2013年起,为全市农村乡镇以下小学定向培养一批本科层次全科教师,解决农村边远学校教师短缺问题。
  B.今后从重庆主城到万州坐火车只需1小时。渝万铁路全线246公里,桥梁和隧道占70%;尤其是万州段,桥梁和隧道多达91%左右,完工后将呈现出“桥隧相连”的奇特景象。
  C.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贾平凹的作品,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风格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
  D.近年来,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随着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已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汉字的危机
  近些年来的汉字繁简之争,其实是繁、简体字现实境遇的一个缩影和折射,即在国际社会中,使用简体字的地区、人群越来越多,而繁体字则面临着越来越边缘化的危机。繁简之争与简体字无关,因为一种文字怎么都不可能从更简化的状态退回到更繁难的状态,它本质上是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繁体字作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态,究竟有没有保护的必要?
  从文字的出现和使用情况来看,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显然是文字更重要和更主流的价值。工具追求便利性,从易掌握和易操作的角度看,简体字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繁体字拥护者故而着重强调繁体字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但如果简体字无碍、甚至能够更好地传承思想,则重新发扬繁体字实无必要。如此就仅剩下繁体字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如果仅仅为了保护繁体字的美感、历史等文字学意义上的价值,而人为保持甚至是扩大繁体字的使用范围,有没有必要?
  如果说之前还只是“繁体危机”这种书写形态上的争议的话,那么紧随其来的,就不再只是汉字内部的纷争,而是整个汉字所面临的危机。最近大热的汉字听写节目就是这一危机的直观表现,生活中提笔忘字以致不得不用拼音代替的尴尬几乎所有人都有过,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平常。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输入日益普遍,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而电子输入的主要方式又是拼音输入,这是造成现今很多时候“能识不能写”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
  有趣的是,从繁简之争到汉字危机,这一过程恰好吻合了建国初以实用主义为取向的文字改革思路。当时曾有汉字拼音化的设想,但因太过激进,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最后采取了简化汉字的折中方案。但汉字拼音化虽然没有依靠行政强制力的推动获得实行,却在电子输入时代,凭借着人们的自然选择,成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一个明证是,在输入方法上,最早出现和发展的是字形输入,但拼音输入却后来居上、渐成主流,这里面主要就是拼音输入更易掌握和操作的原因。
  对于大众来说,文字绝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工具越便利、越有效,采用的人就越多,这是文字演进的自然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汉字最终会不会彻底拼音化,现在很难预测。但即便最终拼音化,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为这意味着汉字将彻底抛弃其表意系统,而成为一种表音文字,也就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汉字消亡”。一种文字演进出新的书写形态,旧有形态就注定会退出通用领域,成为美学、考古、书法等专业领域的一种研究对象。历史上的金文、小篆、隶书、楷体等都曾作为通行字体存在,但现在都已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因此,繁筒之争大可不必,人们也不需要太过担心汉字消亡。对传统事物怀有感情是一种惯常心理,但只要这种演进是人们的自然选择,就无可厚非。肯定文字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是没有错的,但如果因此就拒绝简体字、排斥新科技,试图人为改变业已形成的行为习惯,则显然是一种过犹不及的做法。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属于汉字危机表现的一项是(3分)
  A.繁体字作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态越来越边缘化。
  B.最近汉字听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