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6630字,答案扫描。

  眉山市高中2014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2014.01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畸形 /菜畦     住宿 / 星宿     隽永/ 眷恋     梗概 / 粳米
  B.忏悔 /歼灭     巷道 / 小巷     庇护/ 毗邻     暴露 / 曝光
  C.愀然 /揪心     累积 / 劳累     桎梏/ 鸿鹄     悱恻 / 斐然
  D.缄默 /箴言     回旋 /旋风     妊娠/ 赈灾     绮丽 / 犄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熨帖    嘉宾     改弦更章    随声附和
  B.涵盖    寒暄     真知卓见    蛛丝马迹
  C.严竣    折中     戊戌变法    与日剧增
  D.陷阱    脉搏     责无旁贷    蜂拥而上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川菜历史悠久,我们还要不断创新,博采众长,加强川菜饮食文化建设,让整个产业健康、持久     发展下去。
  (2)12月11日晚,国务院公布了2014年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至此,近期舆论对该方案的争论,终于          。
  (3)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       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更根本的目标。
  A.的   尘埃落定   不足为训          B.地   盖棺论定   不足为奇
  C.地   尘埃落定   不足为奇          D.的   盖棺论定   不足为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围绕“创业梦、中国梦”为主题,传播创业文化,分享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有利于激励更多青年开启创业理想、开展创业活动。
  B.随着眉山交通中心广场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建设进入全面装修阶段,为提升眉山交通形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C.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权力制约监督、民主法治进步、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拓宽民众利益诉求渠道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
  D.2013年的宽带中国专项行动,使我国宽带家庭覆盖面和网络能力都有了大幅增加,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将是解决“宽带不宽,网速不快”的问题。
  二、(9分,每小题3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
  以“复兴”求发展,是儒学的宿命。为求自身的发展,儒学迄今已兴起三次较大的复兴运动。第一次复兴在汉代,这次复兴消解了黄老之学对儒学的威胁,确立了儒家作为封建大一统帝国官方哲学的地位。这次复兴运动的最终结果是将原始儒家的“修己安人”之学化为了汉唐儒家“经世济国”之学。第二次复兴是宋代。这次复兴运动既消解了佛学对儒学的威胁,亦消解了由于唐末五代的道德沦丧所造成的文化危机,重新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正统地位。这次儒学复兴运动在回归孔孟的旗帜下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人文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第三次复兴在二十世纪初,迄今尚未最终完成。这次儒学复兴运动一定程度地消解了西学对儒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确立了儒学的普世价值。但由于过度地诠释儒学所具有的知识理性及其现代价值,造成了儒学与民众的新的疏离。
  从宋元明清新儒家、现代新儒家使儒学变得玄秘,从而使民众疏离儒学来看,儒学要为民众所接受,深入民心,不是将儒学逻辑化、体系化、精致化所能奏效的。儒学何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民众所疏离,发生生存危机?由此看来儒学要在当下发挥其收拾民心的作用,消解其生存危机,绝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当另寻现实可靠的途径。
  这个途径,就是通过儒学世俗化以实现儒学的大众化、普世化,使儒学的普世价值得以真正发挥作用。世俗化是手段,大众化是途径,普世化是目的。没有世俗化,儒学的大众化就无从谈起,儒学的普世化就无从实现。儒学的世俗化绝不是使儒学庸俗化,让儒学变得容易迎合民众的庸俗要求,而是让儒学清除以为“生民立命”,以儒学救人类的精神贵族化倾向,将儒学化为民众世俗生活的精神导向。为了实现儒学的世俗化,儒学的当下发展迫切需要真正实现三大转变:
  一是改变立场,由“重士”转向“重民”。在当下社会里,知识分子(士)亦为世俗价值取向所左右,已失去了作为引导民众价值认同的道德榜样的影响力。这就决定了如果继续坚持重“士”的立场,儒学就会走上绝路。二是转变观念,由不能容忍世俗价值转为重视民众的世俗愿望与世俗要求。就目的讲,儒学世俗化并不是为了将儒学变成论证民众庸俗趣味、庸俗言行之合理性的学问,而是为了强调只有主动地适应现代民众的世俗愿望与世俗要求,儒学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三是改变导向,由专注正面指导人生转向积极关注负面问题。儒学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其显著特征就是专注于从正面指导人生,而对负面人生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儒学假如不认真解决现代民众种种人生困惑,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起到指导民众精神生活的作用。儒学要求得当代发展,实现现代复兴,便失去了现实的可能性,势必成为空想。
  5.下面对儒学的“三次复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次复兴发生在汉代,这次复兴的最终结果是确立了儒学作为官方哲学的地位。
  B.第二次复兴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唐末五代的道德沦丧所造成的文化危机。
  C.第二次复兴发生在宋代,这次复兴的结果是儒学从此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正统。
  D.第三次复兴开始于二十世纪初,迄今尚未完成。这次复兴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儒学的普世价值。
  6.下面对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