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小题,约7460字。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 二 语 文
第Ⅰ卷 客观卷(共16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簟(diàn) 潦缩(liáo) 垆边(lú) 横槛(jiàn) 盛筵(yán)难再
B.葭苇(jiā) 鼎铛(chēng) 肯綮(qìng) 辟易(bì) 呱(gū)呱而泣
C.瞋目(chēng) 剽掠(piāo) 仙袂(mèi) 怙恶(gǔ) 所向披靡(mǐ)
D.珍馐(xīu) 朔风(sù) 砧板(zhān) 晓鬟(huán) 吞声踯躅(zhú)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再创造活动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受到鼓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在想象中创造出与自己有关的动人的画面来。
B、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C、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B、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C、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王安石、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
5、对李白《越中览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A.这首诗通过览古所见所感,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情感的基调中含咏叹兼嘲讽。
B.这首诗讽刺了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
C.诗中所用的对比方式不同寻常,前三句着意渲染昔日的繁华与欢乐,用意在于突
出今日的破败与凄凉。
D.本诗借览古描写的是客观景物,但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
唐•杜牧
亡友邢涣思讳群。牧大和初举进士第,于东都一面涣思,私自约曰:“邢君可友。”后六年,牧于宣州事吏部沈公,涣思于京口事王并州,俱为幕府吏。二府相去三百里,日夕闻涣思佽助并州,钜细合宜。后一年,某奉沈公命,北渡扬州聘丞相牛公,往来留京口。并州峭重,入幕多贤士,京口繁要,游客所聚,易生讥议,并州行事有不合理,言者不入,涣思必能夺之。同舍以为智,不以为颛;并州以为贤,不以为僭侵;游客贤不肖,不能私谕议以一辞。公事宴欢,涣思口未言,足未至,缺若不圆。某曰:“往年私约邢君可友,今真可友也。”
卢丞相商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