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12500字。
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力
文化产品有认识、审美、教育等功能。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力,属于教育功能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产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活动的基本内涵。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类。当今,文化及其产品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因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正在并将继续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与支撑。在这中间,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形成的影响力,也会日益凸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文化产品是文化的物质或精神载体,文化产品熔铸和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品格、历史、灵魂和生命力。文化包含着风俗习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等多个层面,所以,它的产品对于社会和人们的影响也是或强或弱、无孔不入的。早在《易经》里,我们的先民就知道这个道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知道通过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以文教化,就可以使天下达到相对文明的状态。文化产品具有“教化”的功能,也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的。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已经给出了可靠的证明。
文化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它不是天然给定的,它体现着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系统;文化产品具有群体性和变迁性,它呈现着民族和人类的思想精华,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元素。这些特点,决定了文化产品对其接受者的道德、思想、观念,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作为自觉的文化形态,文化产品大多折射着社会的心理和意识,渗透着浓郁的道德情怀。人们常说的情感、情绪、性格、动机、愿望、好恶,乃是人们对涉及自身利益等问题的直接感受,一旦它诉诸作品,就会有相当的弥散性,就会对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道德理念产生影响。唯物史观的原理告诉我们:“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这就揭示了社会道德和心理的重要性。以文艺作品为例,一本成功反映社会心理的小说,如鲁迅的《阿Q正传》,它对人们心灵的震撼程度简直是不可限量的;一部出色地呈现社会积极变迁情绪的话剧,如老舍的《龙须沟》,它对人们境界的提升和道德的牵引也非常具有力量。
目前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这就预示着各种文化产品,作为社会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容器和出口,它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会加倍地呈现。
“文以载道”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因为文化与人的关系表明,文化对人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教化”来完成的。那种流于道德说教、不顾审美享受和娱乐需求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是脱离群众也是没有力量的。我们重视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力,不赞成那种认为谈此乃是“小题大做”、两者毫无关联的观点。当然,我们也不主张把文化产品的道德因素看得比其他因素都高得多。对于文化产品功能和价值,我们始终坚持真、善、美的统一论。
1.下列对“文化产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化产品自身的功能、社会道德的影响力均属于教育功能的范围,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产品与社会道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B.文化产品是文化的物质或精神载体,熔铸和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品格、历史、灵魂和生命力,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
C.文化产品具有“教化”的功能早在《易经》里就有记载,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的,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已经给出了可靠的证明。
D.文化产品体现着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系统,具有群体性和变迁性,呈现着民族和人类的思想精华,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元素。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与支撑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形成的影响力也会显露端倪。
B.人们对涉及到自身利益等问题的直接感受,如愿望、好恶等诉诸作品后,就具有了弥散性,会对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等产生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谨饬
尝闻汉马援戒子有曰:“杜季良为人豪侠,父丧,致客数郡。吾爱之敬之,不愿汝曹效之。”因举画虎为喻。唐柳玭戒子有曰“门第高,可畏不可恃,一或失检,得罪重于他人。”呜呼,两公真格言哉!
余观吴中如王元美家,世列卿贰,盖鼎族也。延陵秦方伯耀、云间乔宪长懋敬,俱号名阀。当乙未岁,吴人以关白①未靖,不时传警,在位者皆谨备之,而元美季子士骕、耀弟秦灯、懋敬子相,俱自负贵介,又骕能文章,灯善谈,乔善书翰,各有时名,彼此相往来,出入狭斜,酒中大叫,傍不目人。适遇海警,尽攘臂起若将,曰:“我且制倭,我且侯,我且立无前功者。”其时奸人赵州平窜身诸公子间,与纳交,引以自重。每佩剑游酒楼博场,皆与诸公子俱,一时无不知有赵州平也者。乃泛泛投刺富人大家,曰:“吾曹欲首事靖岛寇,贷君家千金为饷。”富人惧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