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7610字。
顺义区2014届高三第一次统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全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赛后的球场,一片狼藉(jí),见此情景,几十名志愿者迫不急待地抄起扫帚,冲进场地,开始打扫起来。
B.面对生活中的诱惑,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贻(yí)人笑柄,同时还要懂得感恩、知足,适可而止。
C.凡事都应该在道理上求得一致认识,随声附和(hé)、委屈求全,以此来维持团队和谐,怎么可能?
D.台风季节将到,各单位必须未雨筹谋,预作防范。这样,才能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稳操胜券(juàn)。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4题。
启功先生称自己给学生开设的课程为“猪跑学”。这个词源于俗语“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虽则带有调侃和 ① 的意味,但是,也 ② 地道出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仅就写字来说,是可以【甲】,即“没吃过猪肉”,但是不能【乙】,即“没见过猪跑”。这与梨园行演戏“【丙】”是一个道理。因此,“猪跑学”,要求一个人在读书、治学上要□□□□,有一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以此来辨妍媸、明正误,求得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基础,不能开口就 ③ ,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弄错了。
2.在横线上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自卑 ②直接 ③露怯
B.①自谦 ②生动 ③露馅
C.①自卑 ②直接 ③露馅
D.①自谦 ②生动 ③露怯
3.根据文意,在【甲】【乙】【丙】三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甲】写不对 【乙】写不好 【丙】宁穿错,不穿破
B.【甲】写不好 【乙】写不对 【丙】宁穿错,不穿破
C.【甲】写不好 【乙】写不对 【丙】宁穿破,不穿错
D.【甲】写不对 【乙】写不好 【丙】宁穿破,不穿错
4.填入文中□□□□处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博闻强识 B.多闻阙疑 C.博学多闻 D.旁征博引
5.对下列对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莲”与“怜”、“梨”与“离”谐音。
B.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谜语联,谜底是我们日常用的“暖水瓶”(暖水壶)。
C. 到此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茶馆门前悬挂的对联。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故居题联。
6.慈禧太后生于公元1835年,据说她一生忌食羊肉,宫中称羊肉为“福肉”“寿肉”。按照干支纪年,1835年应该是( )
A.乙未 B.乙酉 C.乙丑 D.乙巳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9题。
曾庭闻①自万里归,己酉正月,会酒于三巘,尽欢。壑风十尺,倒上吹墻屋,雨雪杂下。庭闻尽出其所为古文,使予论定。庭闻之文句,格法昌黎,而苍莽勃萃,矫悍尤多秦气。
予与庭闻为童子时同学,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长,省尊大夫于京师,数过吴门,与吴中名士游,其文斐然一变,而庭闻之名盛于东南。近二十年则出入西北塞外,尝独身骑马行万余里,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而庭闻名在西北,其文又一变。
庭闻间归,相见予于山中,毛衣革踏,杂佩帨带刀砺,面目色黄黝,须眉苍凉,俨然边塞外人。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及细服缓带为三吴名士时,若隔世人物。呜呼,庭闻之文多秦气,何足异也。
文章视人好尚,与风土所渐被。古之能文者,多游历山川名都大邑,以补风土之不足,而变化其天质。司马迁,龙门人,纵游江南沅湘彭蠡之汇,故其文奇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