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7690字。

  天水一中2013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每题2分)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如,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侍德者昌,侍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再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作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
  1.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之道是指渗透着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 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 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 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念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 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根据。
  C. 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 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相容性。
  3. 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 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
  D. 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2分:4—6,每题2分;7题6分)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注,遂罢镇兵五千人。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赠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议日:“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难。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注]安堵:安居。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仍充岭南采访使             充:代理
  B.庆礼躬至其境               躬:亲自
  C.遂罢镇兵五千人             罢: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