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13370字。

  2013年秋季南侨中学、永春三中、永春侨中、荷山中学、南安三中
  高中毕业班摸底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l)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 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香远益清,亭亭静植,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②;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③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④。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节)
  注释:①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②旨:味美。③服役者:劳作的人。④渫:流通。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养孤长幼在其中    长:成年人
  B. 尚复被水旱之灾    被:遭受
  C. 有者半贾而卖      贾:通“价”,价格
  D. 三曰劝农功。      劝:鼓励
  3、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贵粟之道”的一组是(     )(3分)
  ①薄赋敛,广畜积                 ②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③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     ④使民以粟为赏罚  
  ⑤取于有余,以供上用             ⑥朝令而暮当具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 作者在文中告诫统治者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提醒国家要重视积蓄粮食,这样人民才能生活安定,国家才能长久稳定。
  B. 作者指出,人民无粮则饥,无衣则寒,人民若处于饥寒之中,慈母也不能保有其子,统治者更是不可能保有其民。
  C. 作者陈述了当时农民勤苦而艰难的生活,借此含蓄地向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了国家潜在的危机,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D. 文中提出“贵粟”是让人民重视农业的根本途径,文中提出的“贵粟”途径包括富人纳粮封爵、减轻贫民赋税等方式。
  5、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⑴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3分)
  ⑵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3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不见①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②,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指李白因入永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