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9530字。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文彩   侯门似海     荫凉(yìn)     厚古薄今(bó)
  B.诤言   目光如炬     毗邻(pí)       锲而不舍(qiè)
  C.赡养   暝思苦想     溯源(shuò)     度德量力(duó)
  D.戏谑   气冲宵汉     玄理(xuán)        人影幢幢(zhuàng)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刚刚过去的2013年,央视主办的汉字听写比赛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___▲__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__不需要声嘶力竭地歌唱,只要安安静静地书写。在这个节目开播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汉字听写热潮,甚至催生了一大批“听写族”。小学课堂上常见的汉字听写为何能登上荧屏并引起强烈的反响___▲__也许是因为它展示了汉字的书写魅力,关注了民族文化___▲__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吧,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
  鲁迅先生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文本“还原”人物或其它有关形象时,会出现某些倾向。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些倾向,不超过50个字。
  4.以“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开幕。5月8日是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面对这个特殊的日子,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为2014年南京青奥倒计时百日写一则 “青奥寄语”。要求:主题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0个字左右。(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育,字春卿。公为政简严。初,秦悼王葬汝州界中,其后子孙当从葬者与其岁时上冢者不绝,故宗室、宦官常往来为州县患。公在襄城,每裁折之。由是宗室、宦官凡过其县者,不敢以鹰犬犯民田。其治开封,尤先豪猾,曰:“吾何有以及斯人?去其为害者而已。”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