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10200字。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古代印章是行使和授受国家机构权利、证明个人身份的凭信物,多由工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公元十三世纪之后,篆刻家开始选用石材代替金属并亲自动手刻制印章,这一技艺的改变,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催生了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篆刻艺术界也出现了吴昌硕、齐白石以及当代的刘江、石开等诸多大师。这些艺术家将这门古老而又弥新的传统艺术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
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精湛娴熟的刀功,共同构成篆刻艺术的技艺内涵。篆刻艺术借用契刻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相荡的审美观念,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而今天也有用简化字入印的印章了。篆刻艺术融多种传统文化于一身,作者要在很小的尺寸中表现中国诗、书、画的审美意境,并且真实、准确地表达其思想、情感、学养,追求布局和刀法的精微妙趣,风格各异,可谓 “方寸之中表现大千世界”。篆刻作品是人文与自然的结合,是天然石材、精制钮雕和篆刻技艺“三美结合”的产物。
篆刻艺术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它是篆刻家品格、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由于篆刻艺术集文学、美学、文字学于一身,所以它又是修身养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人际交往、艺术及学术交流的有效方式。随着汉文化的传播,篆刻艺术逐渐流传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篆刻艺术作品有着审美和收藏价值以及对人物和书画作品的印证和品鉴作用,如姓名章、收藏章等印章。在中国书画作品中,印章兼具审美价值和款识作用。
目前,篆刻艺术在中国仍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专业社团有300多家,著名的有成立于一百零五年前的西泠印社。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篆刻艺术走进了国际视野,这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国际大环境,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展现出了新的风貌,它不仅用于艺术欣赏领域,在现实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如用在一些生活必需品、建筑和广告标识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徽标----“中国印”用的就是篆刻艺术形式。而此后各种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篆刻艺术展,以其鲜明、超前的审美理念,新颖、独特的布展方式,将中国的篆刻艺术带入一个“中国印”的新时代。
(选自《名作欣赏》,有删改)
1. 下列对于“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篆刻艺术由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精湛娴熟的刀工共同构成技艺内
涵。
B. 篆刻艺术是一种主要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传
统艺术。
C. 篆刻艺术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融多种传统文化于一身,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
功能。
D. 篆刻艺术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已走进国际视野,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
了重要贡献。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古代,篆刻艺术作品多由工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
B. 没有篆刻家技艺的改变,就不会有篆刻的艺术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
C. 篆刻艺术对个人素养的提高要比它对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促进更有作用。
D. 篆刻作品在“方寸之中表现大千世界”,体现着篆刻家的艺术学养和功力。
3. 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是篆刻家在继
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
B. 篆刻艺术能成为人们修身养性、提高综合素质和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的原因是它
集文学、美学、文字学于一身。
C. 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展现出了新的风貌,使北京奥运会的徽标“中国印”
的设计采用了这种艺术形式。
D. 姓名章、收藏章等印章作为篆刻艺术作品,能用来印证和品鉴人物和书画作品,
有着审美与收藏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费宏,字子充。甫冠,举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正德五年进尚书。帝耽于逸乐,早朝日讲俱废。宏请勤政、务学、纳谏,报闻。鲁府邹平王子当潩当袭父爵,为弟当凉所夺且数年矣。宏因当潩奏辨,据法正之。当凉怒,诬宏受赂,宏不为动。钱宁阴党宸濠,欲交欢宏,馈彩币及他珍玩。拒却之。宸濠谋复护卫,遍赂朝贵,宁及兵部尚书陆完主之。宏从弟编修寀,其妻与濠妻,兄弟也,知之以告宏。宏入朝,完迎问曰:“宁王求护卫,可复乎?”宏曰:“不知当日革之者何故?”完曰:“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