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770字。

  临沂市中学生
  课外阅读资料
  莒南一中主编
  第103期
  2014-02
  (上半月刊)
  高三语文组主办                          
  赵奇一
  大多数同学,会在十八岁的时候参加高考,这既是上天的安排,也是人生发展的规律!从法律角度讲,十八岁,便意味着成人了,成人就意味着自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这可是我们儿时的梦想啊!如今,高考就站在我们的面前,是选择退缩,还是选择跨越?毫无疑问,很少有人会选择退缩,因为我们总希望人生有一个好的开始!  
  十八岁,是青春的象征,它靓丽、多姿,翱翔宇宙,企盼真理;十八岁,也是成熟的标志,它俊美、挺拔,乘风破浪,放眼全球。十八岁上承少年,下启中年,兀然而立,势成峰巅。十八岁,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在这个季节里,人会智慧成长,美丽成熟,敬畏生命,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高考,选择了十八岁;也是十八岁,选择了高考。因为使命,因为担当。高考,是人生求学路上的一次中期检验;高考,也是人生命中的一次重要分娩。其成果的大小,其味道的甘涩,其色彩的浓淡……都会深深地烙在人生的底色里,以至永远。
  所以,为了高考,我们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因为高考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是高中学习阶段的总结,有什么样的本领与特长,就应该拿出来,大展示,大比拼,不使出浑身解数,怎么行!高考的理想结果,必然是“各项指标”的全盘飘红。因此,对于高考,我们需要“软硬兼施”,各个击破!
  高考,既需要硬指标,也需要软指标。分数是硬指标,素质是软指标。没有良好的素质,再高的分数也只是纸上富贵;没有良好的素质,也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光是追求素质,对分数不以为然,甚至将高分数看成是低能的表现,就是认识的误区了。高分数——高素质,本应一体;高素质——高分数,自成一家,两者圆融互摄,相互促进。
  高考,既要讲硬道理,也需要讲软道理。升学是目的,检验是结果。没有升学的目的,高考就没有动力;没有检验的结果,高考就难以承受其生命之重。我们要在追求录取升学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在检验学习结果之余,还要谋划未来人生之发展。
  高考,既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知识是硬的,意志是软的。没有知识的积累,高考无从谈起;没有超强意志的支撑,高考难以为继。知识,是高考制胜的物质基础,是诸葛孔明行兵布阵的木牛流马;意志,是高考夺冠的精神动力,是关公云长取人头颅如探囊取物的必胜信念。
  同学们,十八岁了,请奏起你们青春的乐章,驾起你们年华的风帆,前进吧!哪怕是惊涛骇浪,你们也应该义无返顾,永远向前、向前!
  【目录】
  ■卷首语                                                                               
  十八岁的高考……………………………………………………… ……………………………………… 01
  ■时  文                                                                               
  独具魅力的诗词盛宴…………………………………………………………………………………………03
  看见了中国梦的力量…………………………………………………………………………………………04
  《咬文嚼字》盘点2013年十大语文差错……………………………………… …………………………06
  2014,你将如何存在?…………………………………………………………  ………………………… 08
  谁来加厚时代信息的文化土层?……………………………………………………………………………09
  教育,如何让生命蓬勃成长……………………………………………………………… ……………… 11
  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汉语不容践踏…………………………………………………………………………12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的载体……………………………………………………………………………15
  “主席套餐”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16
  以房养老,行吗? ………………………………………………………………………… ………………18
  香港“驱蝗运动”发起人道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21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3
  今年我省高考将统一划线……………………………………………………………………………………24                                                        
  ■美  文                                                                                
  只做花花世界梦…………………………………………………………………………… ……25
  花生壳上绘人生…………………………………………………………………………………………26
  哈佛大学的一堂生命智慧课…………………………………………………  ………… ………27
  读书的癖好……………………………………………………………………………………… 28
  炎凉 ……………………………………………………………………………………………………………29
  抒一卷明媚,寄语春天…………………………………………………… …………………………………30
  人生需要韧性………………………………………………… ………………………………………………31
  好为人徒的金庸 …………………………………………  …………………………………………………32
  最重要的部分…………………………………………………………………………… ……………………33
  文学与牛………………………………………………………………………………… ……………………34
  红嘴鸦及其结局…………………………………………………………… …………………………………35
  淡定是处世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36
  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人的孩子………………………… ………………  ……………………………………38
  流浪的二胡……………………………………………………………………………… ……………………39
  心田上的百合花 ………………………………… ………………… ………………………………………40
  北宋梅南宋菊……………………………………… …………………………………………………………40
  汉语人……………………………………………………………………… …………………………………42
  本来 ………………………………………………… …… …………………………………………………45
  致所有与理想死磕的人………………………………………………………………………………… ……46
  高三祭………………………………………………………………………… ………………………………47
  ■例  文                                                                            
  莒南一中高三年级学生作文选 ………………………………………………………………………………51          
  ■ 文依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20日   第 07 版)
  8岁小选手杜伊琪与嘉宾左岩在节目录制现场
  2013年,内地有3档文化类电视节目热播,即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由于汉字比诗词更具广泛性,《中华好诗词》的成功就更令人刮目相看。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历史上留下的诗词灿若星河。然而,借助电视手段传播传统诗词文化,除了朗诵,罕有其他先例。河北电视台独立研发的《中华好诗词》,用综艺形式包裹文化内核,运用竞技、闯关等电视化手段,通过吸引名人、明星和草根达人参与的方式,对诗词文化进行一次次寻访、追忆和品赏,力求达到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效果,自2013年10月19日播出后,得到观众和有关领导部门的好评。
  “对河北卫视来讲,资源的占有率和资金的投入量使我们做硬碰硬的大型节目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寻找到差异化作为突破口。”河北电视台发展研究部主任朱新说,传统诗词就成为其目标所在。总制片人杨宝昆说,自己曾经疑惑:古体诗词还有人在写、在背吗?“结果发现,普通中国人中藏龙卧虎,想找什么样的人才都能找到,而诗歌就在我们身边,没留意。”他介绍,作为首档诗词文化类节目,《中华好诗词》对诗词爱好者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原来他们是散兵游勇,现在被节目集合在一处,有的人甚至欣喜若狂,激动得哭了。”节目中,有8岁的小女孩连闯数关,令人惊叹,获得书画大家范曾青睐;有从面试起就令人“惊艳”的地地道道的唐山农民,因为上节目,事迹录入了本村《村史》。许多观众纷纷表示:很多东西我们忘记了,看了节目我们要去拾起来。有的学校老师把节目做成课件给学生们进行分析,更有不少家长和孩子一起守在电视机前背诗接词。
  这档节目曾经引发“文化与娱乐如何在电视节目中平衡”的争议。朱新说,“文化与娱乐并不矛盾,寓教于乐是我们最想达到的目的。先有到达率,才有收视率,才能产生关注度、影响力。”节目的“大学士”、中南大学教授杨雨认为,不要给电视节目过多的功能负担,一档节目能够让大家重拾一些记忆,引发一种共鸣就很可贵。争议的结论是:有文化也有娱乐,节目才是双赢。尽管第一季的决赛1月25日才能播出,但据不完全统计,《中华好诗词》节目微博互动量已超过209万条,每次节目播出当日微信互动经常达过万人次。
  朱新觉得,这个节目的社会关注度超乎预期,“原以为传统文化的东西过时了,没想到通过节目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这也说明电视台做文化类节目市场巨大。”他感慨:《中华好诗词》这类节目的出现,为中国的电视荧屏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外是中华文化的枝繁叶茂。
  看见了中国梦的力量
  ■ 叶小文
  星云法师在电话中说:
  ——今天见到习总书记,很开心。一见面他就拉着我的手说,看到您的书了。他那么忙还博览群书。我说,您提出的中国梦,给天下中国人新的力量,新的希望!
  ——听了总书记一席话,很感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共圆美梦,一视同仁。我回台湾去要给大家作一个演讲,题目就是“看见梦想的力量”。
  以情感人。总书记说,“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熨平心里创伤需要亲情,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我们有耐心,但更有信心。亲情不仅能疗伤止痛、化解心结,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岸同胞定能捐前嫌,弃小隙,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
  以理服人。总书记说,“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