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10810字。
巴彦淖尔市一中2014届高三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将题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PM2,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PM2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PM2,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PM2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的日均浓度。研究显示,PM2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
PM2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的控制PM2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注:①: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②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正比”多与“正相关”混淆。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1.下列有关PM2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细颗粒物PM2,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B.PM2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PM2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PM2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2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最早于1982年开始了有关PM2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有近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PM2的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完成4-7题。
姚希得,字逢原,一字叔刚,潼川人,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小溪主簿,待次①三年,调盘石令。会蜀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更调嘉定府司理参军。改知蒲江县。巨室挟势,邑号难治。希得绥强扶弱,声闻著闻。同知枢密院事游似以希得名闻,召审察,迁行在都进奏院,通判太平州,改福州,徒步至候官,吏不知为通判也。
召为国子监丞,迁太府寺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