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90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编制人:汪春华  审核:          审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
  2、圈点批注,认真揣摩,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将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把握作品内容。
  2、通过对演讲内容的赏析体察梁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
  3、领略梁任公的演讲风采和人格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预 习 案
  【教材助读】
  1.走近作者
  梁实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1928年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月刊,一度任总编辑,为新月派文艺理论家。其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谈徐志摩》、《槐园梦忆》等。
  2.走近梁启超
  “戊戌变法”失败后,33岁的谭嗣同劝梁启超东渡扶桑暂且避难,并以文稿家书相托,而他则下了必死的决心。他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兄远游,风雨兼程,不为苟全而为明日之想;弟赴难,因此改革需流血。”谭嗣同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使他用生命践行了他救国的责任。此后,25岁的梁启超带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始了他十四年的亡命生涯。在逃亡日本途中的海上,就有一首《去国行》,显示了他即使是“飘然一身如转蓬”,却要“披发长啸览太空”的性格,自亡命日本后,去国离家,形单影只,梁启超常以“哀时客”为名,时刻警醒自己,不倦以求强国之道。救民族危难的责任,从未有一刻忘怀。写成了《少年中国说》后,更自名为“少年中国之少年”,成为心雄气豪的翩翩一少年了。因为缠绕在梁启超的心头有一个梦,一个使人忧伤的梦,一个催人奋发的梦,有时又是万般无奈的梦,那就是少年中国之梦。
  【自主学习检测 】
  一、品读全文,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戊戌(          )  显宦(     )  叱咤风云(           ) 莅校(    )    
  精悍(    )     步履(    )     激亢(    )       箜篌(             )
  酣畅(    )     拭泪(    )     蓟北(    )     涕泗交流(           )
  二、整体感知,回答问题。
  1.作者心目中的梁任公是什么形象?(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答: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