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6770字,答案扫描。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吱声(zī)    豇豆(gāng)    香饽饽(bō)    蟾宫折桂(chán)
  B.戏谑(xuè)    期间(qī)    节骨眼(jiē)    以儆效尤(jǐng)
  C.劲爆(jìng)    框架(kuàng)    挑大梁(tiǎo)    一塌糊涂(tà)
  D.旋转(xuán)    拖累(lěi)    一溜烟(liū)    管窥蠡测(l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有关放射性污染和清理等方面的信息批露缺乏透明度,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不断遮掩、欺瞒之举让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长期不安。
  B.仰望夜空,总是会有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多么怀念幼时曾见的如金钢钻般闪耀的星辰,那些闪烁的光亮总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C.“十一”长假,杭州西湖出现“只见人头不见桥头”的画面,游客们涌入各大景区,万头攒动,磨肩接踵。根据统计,2日当天游客量破天荒达到100万人次。
  D.“土豪”称谓的流行,与其说是揶揄,不如说是焦虑。焦虑的背后,则是物质日渐走向丰裕之后,对精神生活更上层楼的迷茫和向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空气污染加剧,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年初至年末,由北向南,雾霾波及大半个中国。
  B.等待的同时,各方传来的信息引起了人们各种猜测。一天之后,马航客机失联一事似乎更加扣人心弦。
  C.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D.在陕西谢朝平事件、江西宜黄血拆事件中,微博狙击潜规则的表现可圈可点,对事件最终走向良性解决,几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余额宝取消”问题在新浪微博上被报道98700次、在百度新闻中被提及41900次,从而超越雾霾问题,位居热点话题榜首。
  B.我们这个社会如果价值观迷失,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即便逞强一时,也是高楼盖在沙滩上,最终难逃衰颓倒塌。
  C.浙江因水而兴,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从历史上的大禹治水,到今天的“五水共治”,文化内涵一脉相承,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D.医患关系紧张、药价虚高等现象,折射出近年来医疗领域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也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用一句话提炼下面材料的主要观点。(不超过15字,3分)
  没有人做过定量的统计,告诉我们报纸出产的新闻在整体新闻中所占的比例。可是,随机找些资深读者估计,他们说这个比例不会低于80%。可能电视的影响力更大,但根据笔者在央视工作的经验,电视记者常常是在报纸上找新闻。再看大家鼓吹甚力的新媒体,有多少妙笔生花的博客评论是建立在报纸提供的新闻上的?虽然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的有用性毋庸置疑,但这些服务的用户大多不会遵循报业的新闻标准。所以虽然新媒体有着海量的内容,但真正高质量的内容还是少之又少。
  6.理解下列文字,仿照划线句续写结末一句话,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4分)
  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以后也是这样。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   ▲    。
  7.给下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概括其寓意。(5分)
  题目:          
  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中国书法的发生,要追溯到人们对于语言的态度。中华民族对语言背后的意蕴的重视,远远超过语言本身。这里其实隐含着对语言的不满——“言不尽意”。因此人们总是在语义之外去寻找帮助表达那些“言外之意”的手段。人们很快发现书面语言的外形——视觉图形是一个很好的中介。也就是说,文字、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