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8道题,约8020个字。长春版

  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
  试卷(一)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5、《荀子》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来比喻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是,却也有意志坚定的人,处在污浊的环境中却仍然能保持高洁的品格,正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述的那样:□□□□□□,□□□□□□。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7、“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出了多少征人的辛酸苦楚,可是,大丈夫要保家卫国,只能忍痛离乡,于是忧国与思亲成为一种难以化解的矛盾,范仲淹在《渔家傲》就用“□□□□□□□,□□□□□□□”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
  8、在《水调歌头》中,苏轼见月生根,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对胞弟的思念之情,但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为明月开脱,化悲怨为旷达,蕴含深刻哲理的两句诗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9、本文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作者是时期道家学派的(人名)。(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②卒风暴雨()
  ③乃援琴而鼓之()④钟子期辄穷其趣()
  11、本文言简意丰,结构紧凑,请分析文章开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12、常言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因此“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传为佳话。读了本文,你认为哪些地方表现了钟子期不愧为伯牙的“知音”?(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