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5144字。
2005年初三语文升学毕业考试
命题者:岱东中学 姜杰
第Ⅰ卷(共76分)
一、(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
一事不如意,首先不是检讨自己,而是一味地埋怨和责怪,这不是正确的态度。
B.帝国主义的恐吓,国内反动势力的阴谋,都没有动摇我们的信念。
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
C.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
地壳的厚度因大陆和海底而不同,从35公里到6公里不等。
D.那一年,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
为了节约开支,公司决定加大对招待费用、人员的差旅费用的控制力度。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那是百老汇路一个厨窗里的、德拉渴望了好久的东西。
B.假使默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C.闻一多先生拍按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曲服。
D.我们党中流砥柱、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二、(45分)
阅读下列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永恒的坐标(22分)
终于来到了奥林匹亚。
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中洋溢首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的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的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这条大街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人最简单的终点:为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行斜坡,能坐四万人。中间有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地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等领域,我们至今仍是用希腊的基础话语在思考;肢体的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判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的文明都自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4分)
5.第二段画线部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6.作者说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目的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