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两个课时,约2415个字。
韶关学院中文系  何丽施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版第三单元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整体感知、体会江南竹乡的美丽景色,明白作者所寄寓的深情。品析本文优美的语言,各种修辞的作用,培养与增强语感。在欣赏、感受自然美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要点:
在朗读中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作品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
品析本文优美的语言,各种修辞的作用,培养和增强语感。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了解作者,通读课文。
教师:制作课件。
设计思路:
通过联系生活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初读与朗读品析两个教学环节整体
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
勤思考,善提问,会探究的学习品质,在领悟文章本身及大自然的美丽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向同学们展示竹子的图片)竹子是大家熟悉和热爱的植物,它涉及到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同学们可以谈一下对竹子的看法吗?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小结:说到竹子,同学们的话就多拉,竹子不仅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东西,而且与我们的精神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随着当代画家兼散文家黄蒙田,一起去江南竹乡走走。

(二) 解决生字词以及理解词语
生字词
晾(liàng) 沏(qī) 隧道(suì) 竹箬(ruò)
屏风(píng) 密密匝匝(zā) 山麓(lù) 山岚(lán)
.理解词语
(1)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2)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与实际情况相符

(三) 解读整体把握全文
1.范读课文,播出清幽的背景音乐,老师示范朗读,在听老师示范朗读的时候,要求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大意,了解作者情感。
2.组织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几部分?各段的段意是什么?
(2)你觉得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