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题,约9500字。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七大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课内基础积累(每小题2分,共4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句读(dú) 逡巡(qūn) 锲而不舍(qiè) 万乘之势(chéng)
B.脚踝(huái) 跬步(kuǐ) 商贾云集(jiǎ) 一夫作难(nàn)
C.孝悌(dì) 饿莩(piǎo) 度长絜大(xié) 铁骑突出(jì)
D.藩篱(fān) 聒噪(guō) 撒手人寰(huán) 瓮牖绳枢(yǒu)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璀灿 迁徙 揭竿而起 广袤无垠
B.贬谪 青冢 人才挤挤 金城汤池
C.鞭笞 战栗 气势磅礴 阿谀逢迎
D.窥伺 膏腴 众说纷云 一曝十寒
3.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①使快弹数曲(快速) ②非我也,岁也(年成)
B.①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 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C.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荒年) ②不爱珍器重宝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吝惜)
D.①邻国之民不加少(更)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弟)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在人性问题上孟子提出了性善论。
C.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旨在总结秦朝速亡的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骈体文的语言特点,同时强调文以载道。《师说》这篇文章阐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学习的风气。
5.下列各句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④或师焉,或不焉
⑤君子生非异也 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⑧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A.①③④⑤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⑧
C.②③④⑤⑦⑧ D.②③④⑤⑥⑦
6.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D.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其孰能讥之乎
7.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大王来何操 B.甚矣,汝之不惠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2分)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③整顿衣裳起敛容 ④才能不及中人
⑤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⑥似诉平生不得志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⑧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①③④⑤⑥⑧ B. ①③④⑤⑦⑧
C. ②③④⑤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⑦
9.下列对“师”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