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80字。

  第一单元  《雷雨》导学案(教师版)
  时间 2013年  月  日-   月  日 课时 3课时 授课班级 高二年级
  设计 初审 终审
  教学
  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戏剧基本知识和戏剧艺术手法以及曹禺的创作。
  二、能力目标
  2.学习分析戏剧冲突,鉴赏人物形象。
  3.学习赏析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深刻体会人性的复杂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4.思考本剧悲剧的根源,认识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意义。
  教学
  设想 1.教学重点:分析戏剧冲突,赏析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深刻体会人性的复杂性。
  2.教学难点:全面分析人物,深刻体会人性的复杂性。
  3.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4.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流程 学习补白
  自主预习案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曹禺以及有关《雷雨》的简介。C
  2﹒识记与戏剧有关的文学常识,初步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重点)B
  3﹒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概括剧情,疏理字词。A
  一、结合课外知识,借助课外读物和网络,了解戏剧基本知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适合舞台表演、戏剧冲突;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作者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雷雨》采用的是易卜生式的传统戏剧模式,即“三一律”结构,时间、地点、情节三者完整一致。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阅读课文,圈点批划,把握本剧的内容及情节,并理出你的疑问和学习建议。
  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1)字音字形
  雪茄 (    )     暂时(    )    半晌(    )   离间(    )
  仆人 (    )     本分(    )    江堤(    )
  (2)音形辨识
  伺            混               酒盅               委屈
  蛊惑               委曲求全
  (3)词语辨析
  功夫•工夫
  前者一般来说的是本领、造诣,如“这幅字功夫很深”;后者也可用于本领、造诣,但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如:没有闲工夫。
  意气•义气
  前者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 “意气用事”;后者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的感情。
  沉思•沉吟
  沉思:深思。如,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沉思。沉吟:①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如,他看书时喜欢沉吟诗句。②(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情)迟疑不决,低声自语。如,他沉吟半天,还是拿不定主意。
  惊愕•惊讶
  惊愕:(书)吃惊而发愣。如,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惊愕地看着我,一动不动。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如,对他的到来,我感到很惊讶。
  (4)词语解释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