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70个字。
2014初中文言文重点篇目中考复习
《醉翁亭记》
一、基础知识积累
(一)1.出处: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
2.作者: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代表作有《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促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欧阳修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词语解释:
1.词类活用:
①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名之者谁?
②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一词多义:
①而:表顺接的连词,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到极点,以为绝妙;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词,名之者谁?
⑤酿泉: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宾动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
⑥乐:快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开花,文中指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⑨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
⑩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1)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3)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5)翼然临于泉上。(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作动词,称呼)
(7)酿泉为酒(酿:动词作名词,泉名)佐酒
4.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去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颓废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
(三)特殊句式
1. 倒装句: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译:至于<说到>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还有那>弯着驼背的老人,<被大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