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8160个字。

  河南省郑州市2014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
  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逡巡/俊俏 赡养/瞻仰 纤维/歼灭 狙击/拮据
  B.联袂/抉择 旗帜/炽热 殉职/绚丽 倘若/徜徉
  C.哽咽/咽喉 怪癖/精辟 筹码/踌躇 堵塞/要塞
  D.禅让/讪笑 顽强/倔强 阻挠/妖娆 憎恶/恶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如火如荼 前扑后继 坚贞不渝 光明正大
  B.云蒸霞蔚 人才辈出 犹柔寡断 不可名状
  C.栩栩如生 无暇顾及 莫衷一是 枉废心机
  D.锋芒毕露 铤而走险 世外桃源 顾名思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随着“嘟——”的一声哨响,裁判________了比赛,青年队以2—1首胜老对手劲旅队,完美开局。
  ②菜籽油合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③朋友是一把伞,________不能遏制狂风恶浪,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友谊的真诚。
  A.终止 必须 虽然 B.中止 必须 虽然
  C.中止 必需 即使 D.终止 必需 即使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黄帝故里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他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鼎前有青石甬道,铭刻着万年历史故事
  ②挂满了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
  ③置八卦之位
  ④鼎坛四周建有回廊
  5.古诗文默写。(8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山势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选择是一种生活态度,选择高耸入云的险峰便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的坚定信念,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则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的壮志豪情。
  6.请从下列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其情节。(50字左右)(3分);
  ①杨志卖刀(《水浒传》)
  ②格列佛迷离大人国(《格列佛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倡导全民阅读。”
  材料二:2013年11月12日,河南省汤阴县古贤镇小朱庄村农家书屋内村民正在看书。现在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淘宝驿站”,为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信息桥”。农家书屋工程开始于2005年,受到了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截至2012年8月底,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屋村村有”的任务。农家书屋让农民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培养了一批“活字典”“土专家”。
  材料三:下表是2013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年份
  阅读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传统报刊阅读率 50.1% 46.9% 45.6% 41.5% 40.2%
  数字媒介阅读率 20.5% 24.7% 32.8% 38.4% 40.1%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l)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并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预测。(3分)
  (2)材料二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3)根据材料三的图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并说明产生这些结论的原因。(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