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3480字。

  试卷类型:B
  珠海市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 页,包括六个部分24 小题,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耿直/梗概     勘探/桑葚     当政/安步当车
  B.邋遢/趿拉     呵责/沉疴     咀嚼/咬文嚼字
  C.孝悌/醍醐     顷刻/倾情     集结/开花结果
  D.储蓄/贮备     烘焙/陪衬     解救/解甲归田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有些词语不带光环光晕,在颂扬赞美时往往可以不动声色、不着痕迹,效果较之正统颂词过犹不及。不过,条件是恰如其分,一旦言过其实,颂词就会变为谀词,甚至沦为笑料。从颂词到谀词,或许是一个滑行的过程,难以做到泾渭分明;但两者的根本区别还是不难厘定的,那就是颂在实处为颂,颂到虚处则为谀。切记笔下生花之时莫离事实这个谱,是避免从颂词到谀词到笑料这条堕落路径的要诀。
  A.过犹不及     B.恰如其分     C.泾渭分明     D.厘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4 月17 日,广州恒大客场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负于墨尔本胜利队,他们所欠缺的:一是战术不当,二是心理状态不稳。
  B.虽然我市2013 年森林资源保护获评优秀,排名全省第一,但是土壤重金属超标、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C.为查明“岁月”号客轮的失事原因,来自韩国国立海洋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就船员操作是否存在过失、船体是否存在缺陷等问题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D.今年4 月23 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三联书店韬奋书屋,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读书日”。
  4.在文中画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世界通用语言的英文中,26个字母,字母本身在词义表达上已经不包含任何意义。    。    。众所周知,汉字本身形成的结构,也存在着书写的审美,   。古语言,“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我们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    ;    。    。所以,正如程荣教授所说,汉字手写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在电子信息时代被完全取代的。
  ①当我们书写一个汉字的时候,同样传达了汉字词义之外的内涵。
  ②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
  ③当我们见到许久未见的亲人的字迹,我们会倍感亲切。
  ④当我们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
  ⑤作为世界唯一一种表意的文字,汉字本身就传承着中华文化。
  ⑥但这些在26个英文字母上却无法体现。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④③① C.⑤②①③④⑥ D.⑤②①④③⑥
  二、本大题7 小题,共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 题。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崇祯二年起工部,迁青州知府。乔年清苦自励,恶衣菲食,之官,携二仆,不以家自随。为青州,行廊置土锉十余,讼者自炊候鞫,吏无敢索一钱。
  十四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时李自成已破河南,声言入关。乔年疾驱于商、洛,不见贼。贼围开封,三边总督傅宗龙亦至陕,议抽兵括饷,则关中兵食已尽,无以应。宗龙、乔年握手欷歔而别。未几,宗龙败殁于项城,乔年流涕而叹曰:“傅公死,讨贼无人矣。”已,诏擢乔年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代宗龙。部檄踵至,趣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