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3530字。

  莆田一中2014届高三模拟试卷
  语文  2014.5.24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2)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4)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5)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6)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大    命①
  (清)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②”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慨然而叹曰:“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
  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吾惟无身,是以无患。’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选自《潜书》)
  【注释】 ①大命:指天下的命脉   ②粞:碎米。
  2.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         资:供给
  B. 比其反也,犹哭               比:及,等到
  C. 犹食之而不甘        甘:美味
  D. 恶衣菲食,不敢自恣     恣:恣意,放纵
  3.下列句中全都表现唐子关于”天地之道故平”深刻观点的一组是(    )
  ①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  ②为高台者必有洿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   ③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     ④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     ⑤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  ⑥吾惟无身,是以无患
  A. ①⑤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② ④⑤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
  B. 第①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
  C. 第②段中,唐子知道了妇人哀哭的原因后不禁感叹百姓的生活今不如昔。过去的人没有睡破席子的,如今的人连件新衣也穿不了。
  D. 唐子认为天下有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3分)
  译文:                                                   。
  ⑵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3分)
  译文:                                                   。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寄子由①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②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③。
  【注】①元丰四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甚不得意。此时苏子由被贬在筠州为监盐酒税。诗人因秋而思,写了这首诗。②小虫:蟋蟀。③“挽著沧江无万牛”化用杜甫《古柏行》诗句“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意为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古柏重如丘山万牛也难拉动。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诗歌前两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瑞珏知道了觉新和梅过去的关系以及觉新特别喜欢梅花的原因,她主动找梅交谈,梅坦率地向她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瑞珏回去后内心非常痛苦,好多天不理觉新(《家》)
  B. 深夜一点钟,伽西莫多终于等到弗比斯。弗比斯却不愿再见爱斯美拉达,他对伽西莫多的诉说不屑一顾,策马远去。伽西莫多回到圣母院,将实情告知爱斯美拉达,希望她死心,但爱斯美拉达表示愿意一直等下去。(《巴黎圣母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