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00字。
《声声慢》教学案例
          福建省宁化六中廖灵琳
今天语文课的内容是《声声慢》,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风格,学习词作中运用的写作技巧。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提高鉴赏词的能力。
这节课我是从现代台湾女诗人席幕容《山路》导入的:“我好像答应过/要和你/一起/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你说/那坡上种满了新茶/还有细密的相思树/我好像答应过你/在一个遥远的春日下午/而今夜/在灯下/梳我初白的头/忽然记起了一些没能/实现的诺言/一些/无法解释的悲伤/在那条山路上/少年的你/是不是/还在等我/还是急切地向来处张望”。我觉得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也怀着一种对年少往事缅怀的悲痛,和这节课所学词作者的心情较相似,所以借助这首词来导入内容。由于这节课时间较紧,没有足够时间让学生来阅读,所以我自己来朗读。然后,我问学生:“这首诗表现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学生迅速地找到了“梳我初白的头”、“少年的你”,我和学生一起说出:“老年的‘我’对年少情侣及往事的回忆,内心充满了淡淡的忧伤。”
接着导入课文,“那么,大家再来自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感受其中体现的是怎样的伤心?”我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让学生花2分钟自读全词,以便对全词有整体认识。读罢有学生答道:“表现的是更深沉的伤痛。”“对,很好。请同学们来朗读这首词。”通过朗读,不仅可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全词中透露的情感。有几位女生举手,我请了两位女生朗读,朗读后,我评价到:“第一位同学朗读时还需深入揣摩词中的情感,第二位同学要注意最后一个字不能一律处理为升调。好的,有没有哪位男生愿意来试一试?”一位男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好,你来朗读一遍。”这位男生的情感较丰富,但是音量太小,所以我调侃到:“虽然是很伤心,但是声音还是要听得见。我来试着朗读这首词。”这位男生能主动来朗读已经是很不错了,课后想想应当表扬他,而不是急于指正恐怕会更好。这首词朗读较难处理,而且词人心情相对于我们较难体会,所以学生总体对词朗读反应不大。
然后,我对学生说:“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看看为什么她的心情会如此沉痛?”我先对李清照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做简要介绍,知人论世能为赏析词作做进一步的准备。然后我问:“还有哪位同学对李清照相关内容有所补充?”一位女生站起来详细介绍了李清照的作品风格,又一位女生详述李清照生平及作品风格,并且介绍了李清照另外一首词《如梦令》。“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是作者晚年寡居时所写,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哀痛后她表现在作品中的是比席慕容在《山路》中更加深沉的深哀巨痛。好的,大家来分析词人是如何表现内心哀痛的,先认真读一遍词的上阕,看看你对每一句是怎么理解的,又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接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