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2720字。

  孝感高中2014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答题卷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剽悍piāo    纾祸shū      瘦削xuē       靡靡之音mí
  B.渐染jiān    征辟 bì      粳米jīnɡ       味同嚼蜡jiáo
  C.洿池kuā     卡壳ké       箭镞zú        开花结果jiē
  D.发绺liǔ     妆奁lián     症状zhènɡ     雪泥鸿爪zhu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搏     枕藉     耳熟能详     浮想联翩
  B.攻讦     盘踞     两全齐美     不落言筌
  C.歧韵     箩筐     含辛如苦     正襟危坐
  D.央浼     拮据     宁缺毋滥     穷兵渎武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数字化的时代,一个人在精神上能自觉地保持些    也不可量化的、与数字无关的情愫,那真是一种福气,而且,这样的人躲起来,人际间也就不必将一切都加以    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永远有这样的一种人,人们在意现实的物质享受,在乎外在的形象,不看重内心的    ,只要手里有权,袋里有钱,什么都无所谓。跟这种人谈读书这样的雅事,确实有些    。
  A.不需      衡量      品质       附庸风雅
  B.不要      权衡      品格       为虎作伥
  C.不想      比较      品性       不伦不类
  D.不必      量化      品味       对牛弹琴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某知名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室内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B.去云南不全是为了那玉龙雪山,还为了那被誉为“第一美味”的过桥米线和独具特色的“汽锅鸡”。据说,品尝这两样美食最好是在秋末初冬较为合适。
  C.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止,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D.《南方周末》曾发表文章《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认为公民的围观、民意的关注,可以“让良知默默地、和平地、渐进地起作用”,最终会促进公权力的合理使用。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
  B.雨果是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他的《炮兽》集中刻画了人与炮兽之间的殊死搏斗,表现出队长的勇敢,更衬托出神秘老人的智勇双全。
  C.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南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D.《红楼梦》充满诗情画意,既表现在黛玉葬花、湘云卧石等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例如黛玉纤弱清丽的倩影、幽怨含恨的眉眼、哀婉缠绵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静谧高雅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大众文化时代文学走向个性化
  大众文化的流行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市场化原则和消费主义的普及。它破除了精英文化高贵血统的一枝独秀,并赋予大众文化经验和价值的话语以合法性,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基于大众文化的流行,精英文化日渐式微。大众文化并非是乌合之众享用的文化,而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负载并传达个人生命体验和文化价值的活化石。
  作为消费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类型,大众文化兼具商业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双重属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多元复合的价值因子和美学质素。作为商品生产,大众文化必须严格遵循商品的生产逻辑和消费伦理,物质主义遂成为大众文化无法剥离的价值诉求。而作为文化产业,大众文化又必须成为负载大众感性经验和理性意识的文化母体,进而在塑造大众文化习俗和文化心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大众文化的转向与文化观念的变革,在改变时代人文精神的同时,必然引起文学话语和批评观念的变革。过去,文学一直被视为高雅文明的化身,它集真、善、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