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10770个字。

  2014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试卷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狡黠/诘问  警惕/玲珑剔透
  B.沉淀/绽放      顿挫/相形见绌  
  C.提防/河堤    污秽/龙吟凤哕  
  D.蓬蒿/竹篙     稽首/遍稽群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明察秋豪擎天撼地轻飞慢舞一反既往
  B.媚上欺下险象迭生恪尽职守吹毛求疵
  C.藏污纳垢粗制烂造不可明状诚惶诚恐
  D.浑身懈数变幻多姿低回婉转尽态极艳
  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结束,日军在中国的杀戮骇人听闻,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处心积虑的研究后,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不忘历史,召唤和平,避免重蹈覆辙。
  A.骇人听闻B.罄竹难书C.处心积虑D.重蹈覆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B.沈克泉、沈昌健农民父子35年坚持不懈,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他们光大和接续中国伟大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C.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D.马来西亚航空公司8日确认,该公司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失联客机上共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27名乘客。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少读不能算是羞耻,多读也不能算是荣誉。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譬如漫游而归。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6.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4分)
  雾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汽车排放尾气、工厂排放废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等。由于雾霾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
  为了降低雾霾对人类的危害,请结合所给文段内容,对当前人们的工作、生活提出较为合理化的建议。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E.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鸡犬相闻,阡陌交通。
  F.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酒杯长精神。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六题全答,按前四题计分。)(4分)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②,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③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④,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 所以动心忍性,。(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我们青少年既要有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又要有陆游“,”为国杀敌的不老壮志。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2)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3)屠暴起《狼》
  (4)小大之狱《曹刽论战》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