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6道题,约9160个字。

  机密★启用前
  2014年恩施市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个部分。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卷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及本试题卷上。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5.考生不得折叠答题卷,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知识运用(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剽悍(biāo)句读(dòu)入场券(quàn)荷枪实弹(hè)
  B. 恫吓(hè)谮害(zèn)拗不过(niù)锲而不舍(qì)
  C. 伎俩(liǎng)粳稻(jīng)金銮殿(luán)便宜行事(biàn)
  D. 锃亮(zèng)赈灾(zhènɡ)舶来品(bó)方枘圆凿(ru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晦仰慕 秫秸杆 相映成趣 精僻见解
  B.笼罩羸弱 万户侯 眼花缭乱 脍炙人口
  C.恻隐精粹 擀面杖 金榜提名 额首称庆
  D.哂笑怂恿 核辐射 罄竹难书老生长谈 
  3.下面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闻、巨、闪、画、”这几个字都是三包围结构。
  B. “延、匀、庆”都是两包围结构,先写包围部分,后写被包围部分。
  C. “笼”字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最后写龙字上的一点。
  D.“鼎”字的笔画是12画,第6画是(左下)竖折折;最后3画是横、竖、横折。
  4.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故乡的散文,字里行间▲对故乡无比深切的▲的热爱,表达了作者收复故土、解放家乡的坚强决心。文章语言字字滴血,句句动情,荡气回肠、喷薄而出的▲如同汪洋大海,▲。学习这篇文章,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以情感为抓手,以美点为依托,润物无声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
  A、凝集炽盛气度恣性所为感怀不已B、凝固炽烈气息恣肆流泻感激涕零
  C、凝结炽热气概恣情彰显感恩戴德D、凝聚炽痛气势恣意流淌感同身受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要心中想着对方,不管是天涯海角都像是比邻而居一样。因为朋友之间的心灵是相通的。
  ②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唤起了无数朋友之间离别时的共鸣。
  ③让我们高声吟唱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吧!
  ④诗的气势到此如大鹏展翅,直冲云霄,显出诗人的雄浑笔力。
  ⑤这句诗作者一改以往送别诗的凄凉哀怨之情,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唱出了爽朗的音调和高远清新的境界!
  A. ①②③④⑤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①⑤④③D.②③①⑤④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4月24日的《恩施晚报》报道了有关我市中学生参加2014年全国作文大赛。
  B.校长说:“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基本上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会对此进行调查的。”
  C.最近,市场上发现有害食品添加剂,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销售食品时严
  格防止不出安全问题。
  D.美韩日三国军事演习区域靠近中国,毫无疑问是对中国安全的威胁,我国政府提出
  严正抗议。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B. 我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C. “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D.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
  二、文化积累(10分)
  8.古诗文名句默写(①②和③④各选作1题,第⑤~⑩题任选四题)(6分)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马作的卢飞快,____  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④_ __________ __,在河之洲。(《诗经》)
  ⑤孔子以“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无论为人做事还是求知治学都应该矜持坦诚,实事求是。
  ⑥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⑦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
  ⑧《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