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2张。有教学设计,约18220个字。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6课时)
  庐丰民族中学曾传康
  【学习目标】
  1、说明文的一般特点;2、说明对象及特征的分析;3、说明方法及顺序的辨析与分析;4、说明结构的把握与分析;5、说明内容的概括与分析;6、重点词句、语句、段落的分析与理解;7、陌生内容的理解与表达;8、有效信息的筛选与建议设想的陈述;9、准确语言的分析与品味。
  【考点技法梳理】
  说明文阅读的复习,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说明文的一般特点:①内容的科学性;②结构的条理性;③语言的正确性。
  2、说明文的类型: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从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角度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从语言特色与表达方式的角度可分为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对象及特征的分析:首先,从标题入手,有的标题直接标明对象,有的标题不仅标明对象而且显示特征,也有的标题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其次,从材料入手。再次,注意两个问题:①对象有全文对象与段落对象之分。②特征有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之分。
  4、说明方法及顺序的辨析与分析
  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
  常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其中逻辑顺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③从整体到局部,④从主要到次要,⑤从概括到具体,⑥从特点到用途,⑦从一般到特殊。
  5、说明结构的把握与分析
  常见的有两种表现形式:①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的部分又常常按并列方式安排,事物说明文常用此结构。②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常用此结构。
  6、说明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概括内容必须学会努力寻找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从结构与内容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7、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与理解
  8、陌生内容的理解与表达
  9、有效信息的筛选与建议设想的陈述
  10、准确语言的品味与分析:说明的语言不论平实与生动都要求做到准确,要特别注意修饰和限制性词语。
  【说明文阅读的思路】
  说明文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能不能举一些我们学过的课文的篇目呢?(《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奇妙的克隆》《大自然的语言》等等。)据我统计,初中三年共169篇课文,其中说明文不超过10篇,所占的比例很小,似乎不那么重要。但是在新课改以来,无锡地区每年中考都会考到说明文,看图。所以千万不能因为课本上学的篇目少而忽视说明文。今天我们这堂说明文阅读指导课就专门教大家在考场短暂的时间内,准确地解答说明文问题的思路和技巧。
  1、初读文本
  在考场上,我们拿到一篇说明文之后,第一部是先看后面的问题呢还是先读文章呢?毫无疑问,应该初读文本,即快速浏览文章本身,了解大意。因考场上时间宝贵,不可能像平时那样慢慢地读,快速浏览的目的是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所以我们应带着任务读:定对象、明结构、理顺序。定对象,就是明确说明对象,说明的内容。一般可以通过看文章标题,找中心句等解决。明结构,譬如是总分式,还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理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主要——次要 特征——用途 概括——具体 整体——部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