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60个字。
课题《雁门太守行》李贺
主备人:闫松辅备人:备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行”的文体。
2、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
3、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赏析本诗艺术特色,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
授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导引:课前预习:(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结合注释初读诗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导入新课,了解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1)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3)简介作者: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习,了解作者风格)。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有《李长吉歌诗》《昌谷集》传世。】
三、朗读、赏析
1、自由读朗读。
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
2、读诗韵:读准字音和节奏。
3、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P70第4题)
【全诗以时间为序,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战斗场面;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一说:《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
4、悟诗情: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主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