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60个字。

  课题 饮酒(其五) 备课人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背诵全诗。
  2.通过对“菊”“南山”“山气”“夕阳”“飞鸟”等意象的体味和对“喧”“远”“见”等词语的玩味欣赏,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并初步感受本诗平淡自然却韵味醇厚的语言。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悠然闲适的隐者心境和天人合一(艺术化)人生追求。
  重点、难点
  1.背诵全诗。
  2.了解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一、导语设计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辞官归隐,“带月荷锄归”,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
  他就是陶渊明,一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二、解题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一)一读品诗韵律美
  1.学生试读。
  2.听教师范读或录音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3.明节奏: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二读品诗情感美
  1.再读一遍诗歌,品两个词“心远”与“悠然”。
  2.讲述背景材料,说说陶渊明心远离了什么?“心远”之后获得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
  明确:远离了官场,远离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远离了名利场上的角逐。远离了官场的钻营取巧,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腐化堕落……远离了这一切,作者获得了心灵的宁静,一种从官场退隐的轻松和喜悦。
  3.陶渊明迫于无奈,只好避居以安守、辞官归隐、躬耕田亩,选择了一条隐居的人生之道。
  4、所谓“悠然”,有一种从容自得、不受限制的感觉。是归隐后的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悠闲,是思想上的自由自在。
  (三)三读品诗意境美
  1.请你发挥你的想像力,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一个作者在这首诗里所营造的一个优美世界?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霭之中,益发变得佳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眼看暮色渐浓,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