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960个字。
2014年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议论文
[2014东城二模]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20题。(共8分)
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养成具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作用。时下一些人没有敬畏,不知珍惜,究其原因,是不懂孝与俭。在家教中应该力倡孝与俭,它们是敬惜之心的发端。
②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古人精心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其中,孝与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内容。曾国藩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情况,在家训中,特别强调了“尽孝悌”、“倡勤俭”,教育子女要敬老爱幼,衣勿华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导子孙要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崇尚“俭而不吝”。这些家教,在约束子弟、和睦家族家庭、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③今天,我们所说的孝是指善事父母。首先是物质上赡养父母,其次是顺从,言语和气、态度谦恭、及时回应父母的要求。孝的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对父母的敬爱。
④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正确的孝顺观,可以使子女懂得奉养父母,侍候长辈,是本分。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爱家爱国的出发点。子女只有从孝敬父母开始,才能继而爱小家,再进而爱大家、爱国家。
⑤俭朴是人对待物质一种态度和精神,体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诸葛亮的《诫子书》不足百字,思想深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然被奉为圭臬①。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训俭示康》,指出崇俭戒奢、劳谦终吉。《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
⑥因此,在家教中倡导俭朴,能够培养人们从小自我克制欲望的能力和精神,使人不滋生贪婪物欲,不贪图享受,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⑦在家庭教育中从小培养敬老尊长,参加劳动等意识和习惯,从而体会劳动的不易和父母的辛苦,才能使人具备孝和俭的美德。
【注】①[圭臬]借指准则和法度。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话,阐明《朱子家训》中的话与本段论点之间的联系。(3分)
20.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3分)
参考答案:
18.家教应该倡导孝与俭。(共2分)
19.示例:虽然“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微不足道,但仍然凝聚着人们辛勤的劳动汗水,是需要珍惜的劳动成果。(共3分)
20.示例:首先,提出家教应该倡导孝与俭。其次,阐明了家教中倡导孝与俭的意义。最后指出家教中倡导孝和俭的一些具体做法。(共3分)
[2014西城二模] (三)阅读《让“国际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完成第19-21题。(共8分)
让“国际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
雷泓霈
①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亲子关系发展等理念相对落后的年代,人们由于认知有限,曾将棍棒当做“教育神器”。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我们是否早该对棍棒教育进行全面警醒了呢?【甲】1998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其目的就是要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可以说,让家长和教育者从棍棒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实在太有必要了。
②任何不尊重孩子的棍棒教育,都是违法的。我国的《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义务教育法》一再强调要尊重和爱护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家长和教育者所谓的“爱心幌子”再动人,也不能将教育法则建立在违法乱纪的平台上,只有教育行为合法、合情,才是好的教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