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7000字。
 2005年春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考试
 第Ⅰ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组:
 A.	蹩进(bié)  拗开(yòu)  咂摸(zā)  邑庠(xiáng)
 B.	打烊(yàng)  倏忽(shū)  变徵(zhǐ)  央浼(miǎn)
 C.	惫懒(bèi)  宫绦(tiáo)  名姝(shū)  窈窕(tiǎo)
 D.	迤逦(lǐ)   偏裨(pí)   饿殍(fú)  谂知(niàn)
 2.	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
 A.	瘐毙 辣然 矜悯 冷若冰霜 自渐形秽
 B.	膏梁 睿智 涂鸦 鬼鬼祟祟 掎角之势
 C.	放诞 暮蔼 奇葩 碎琼乱玉 兵慌马乱
 D.	弥留 亵渎 屏息 钟鸣鼎食 萍水相逢
 3.	选出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	读到精彩之处,不禁拍案叫绝:为篇篇人生哲理深思,为句句精辟妙语叫好。
 B.	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C.	公子道:“萍水相逢,何当厚扰?”孙富道:“说哪里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D.	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出,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4.	选出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错误的一组:
 A.	鲁迅的《药》选自《呐喊》,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罗贯中的《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
 B.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
 C.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自上命下的用语,南北朝以前通用于长宫对下属、长辈对晚辈,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D.	传奇是明代的主要戏曲样式,并持续到清代,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李朝威的《柳毅传》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陈奂生的身份是显著提高了,村上的人不但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
 B.	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已拟订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并将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C.	如何防备展览会的展品和珠宝店里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安全保卫部门深感头痛的一件事。
 D.	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形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保障。
 6.	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最连贯的一组是:
 ①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_____________,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片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a.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b.	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c.	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d.	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
 A.ad  B.bc  C.ac  D.bd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