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7101个字。
200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
期 中 集 体 练 习
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们,练习既是一种评价和检验的手段,构成我们人生的压力和困惑,可在新课程改革的导向下,更多的又是一种体验和分享的过程,变成我们成长中的美丽诱惑和激励。本套练习难度不大,心情无须沉重,但阅读量不轻,不能不打醒精神,加快速度。
友情提醒:考试时间100分钟,请你注意阅读和写作时间的分配;请你把试卷上的答案写到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卷面书写(4分)
1.《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识字和写字”作了如下规定: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其实,正确、工整、美观的书写给人以美的享受。你的全卷书写规范、清楚、涂改很少的,得4分;书写清楚、涂改较少得3分;书写尚可,涂改较多得1分;书写潦草、乱涂乱画的,不得分。
二、积累与运用。(26分)
2.你能根据下面具体的语境,并按照拼音正确地写出汉字吗?(2分)
①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mào) ▲ 无垠的宇宙。
②这位客人不无(gān) ▲ (gà) ▲ 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③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pì) ▲ 美。
3.诵记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既能增加你的语言积累又能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请从你的语言库中,找出下面所需的名句,填入空格中。(14分,每空1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李商隐《无题》中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的诗句是: ▲ , ▲ 。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 ▲ ” ,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格调截然相反。
(5)策之不以其道, ▲ ,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
(6) ▲ ,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 ,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录毕,走送之,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9)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4.探究运用题: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答出一点即可。(2分)
材料一:一位美国黑人出身寒微,为减轻家中负担,在家汽水厂里当杂工,各种各样的杂活他都毫无怨言地去干。一次一位工人打碎50瓶汽水,弄得车间一地的玻璃碎片和团团泡沫,老板为节省人工要他去干,他想发脾气,但一想,这也是他份内的活,就把车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过了两天,他被提升为装瓶部经理。后来他进了军校,衔领四星上将,官至欧洲盟军总司令,他就是美国前任国务卿鲍威尔。
材料二:在建筑工地上,三个工人在挖沟。一个每挖一阵,就挂着铲子说他将来一定会做房地产老板;第二个嫌辛苦,总抱怨时间长、报酬低;第三个埋头干活,心里想怎样挖好沟让地基牢实。若干年后,第一个仍在挖沟;第二个找了个借口提前病退,每月领取微薄的退休金;第三个成了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中学生博览》2004.11)
探究结果:
5.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试说说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40字以内)。(2分)
6.品读下面这首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用“曲”“幽”“深”等字R表现禅房花木扶疏、幽深清净的环境。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三、阅读欣赏(共40分)
(一) (16分)
[甲]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
(二)酸 雨(7分)
①天上落下来的雨一般都是中性的,可是有一种特殊的呈酸性的雨,飘进眼睛会令人感到刺痛,落到手臂上就像被小虫“蜇”了一样,这种雨就是酸雨。我们通常用PH来表示酸碱度,PH越小,酸性越强。酸雨的PH小于5.6。我国重庆曾测到过雨水的PH为3.1。
②为什么会下酸雨,酸雨里的“酸”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产物。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要燃烧煤炭和石油,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在阳光、水汽、飘尘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或硫酸盐的微滴,飘落在空中,以后遇到降
(三)(10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四)(7分)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编过《资治通鉴》。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