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道题,约376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膏梁蛛丝网礼上往来B.瞌睡名信片没精打彩
C.造诣四合院安之若素D.诽谤摇蓝曲重山峻岭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黄山莲花峰景点经过几年封闭养护,终于改头换面,重新笑迎八方客人。
B.《三国演义》刻画的众多人物形象,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C.巴西世界杯赛事令中国球迷热血沸腾,但要熬夜看直播让他们心有余悸。
D.早春二月,春意阑珊,许多家庭在休闲之时去郊外散步游玩,观赏风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而且有利于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B.提高文言阅读,首先应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
C.考场上能否有良好的心态,是每位考生发挥出最佳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D.在闷热难耐的酷夏之夜,各地的广场、公园是市民休闲纳凉的最佳时间。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②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③文字是一道桥梁。④这边的桥头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头站着作者。
A.④③①②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①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②在生物圈中,向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
③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了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这些过程都具有天然自净作用。
④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⑤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如地震会使局部地区增加氡气,会使地壳被破坏,有害人体的元素进入水的循环系统。火山的爆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
⑥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次生环境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俣(yǔ)病、红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此外,城市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节选自于涌泉《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介绍环境科学》,有调整)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地球生物只生活在果皮那样薄的生物圈里。
B.人们把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C.只有生物圈有维持生命的空气、水、土壤。
D.生物圈中的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循环。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物死去后,尸体被空气、土壤和岩石中的微生物分解。
B.在物质循环中,大量的水和空气被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
C.火山爆发、病虫害和城市放射性物质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D.工业生产“三废”排放的危害是最严重的次生环境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