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00字。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陈秀萍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把书本合上,回答我两个问题。
生:(哗然,议论)
师:不用紧张,很简单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生1:(有些紧张)我只知道有《荷塘月色》跟《拿来主义》
生2:老师,我记得还有两篇的,可我不记得课文题目了。
师:这么简单的问题就把你们难住啦?看来你们的预习工作做得还不够噢,以后请多注意。有哪位同学能补充?
生3: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师:很好。完全正确!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师:那既然说到这里了,那我想问第二个问题了,就是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生:(齐答)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师:(兴奋)你们这次怎么都知道了?非常正确!
生:因为以前老师说过学课文前一定要先看清楚单元的学习重点。其实我们预习时有看的,只是刚才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没有记清楚那些课文题目而已。
师:很好。你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希望继续发扬下去。不过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以后看书一定要细心,该记的还是要记清的。那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第五页。
师:大家看到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好,了解了单元重点后,我们进入今天的讲课。
师:先提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
美国救济粮”的作家是谁?
生:朱自清。
师:对。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英雄气概。”
师: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了解到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
士,爱国知识分子。他的散文秀丽朴素,他一人选入中学课本的散文就达6篇——《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匆匆》、《威尼斯》。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美景,表现他的细腻思想感情的。(板书:荷塘月色)
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生1: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文学战士。(呵呵,书本上写的)
师:就那么简单呀,按照大家的对作者的熟悉程度应该能更详细一点的,谁来补充?
生2:老师还有你刚才问我们的那些。(同学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