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20个字。
《登岳阳楼》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缘景明情。
3 感受诗人壮阔的情怀
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学重点坼”“浮”字妙处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
岳阳楼记中,我们跟随范仲淹游览了雄伟壮阔的洞庭湖,深深地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所折服,今天,让我们跟随杜甫走进被誉为登楼第一诗的《登岳阳楼》。
二、朗读感知
1读准字音
坼乾坤戎凭轩涕泗2 读出停顿2 / 3
三、知人论世(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就让我们先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三吏”“三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被人誉为诗圣。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四、置身诗境
(把握感情就需先理解内容),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