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50字。
南宁九中2004-200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付梓(zǐ) 瞭(liào)望 言简意赅(gāi)
B.谬(miào)种 蕴藉(jiè) 迥(jiǒng)然不同
C.秉(bǐng)性 俯瞰(gǎn) 数(shuò)见不鲜
D.玉笏(hù) 眷(juàn)念 锱(chī)铢必较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形而上学 濡染 关健 湍急
B.不足为奇 轻帅 蠕动 荼毒
C.不刊之论 纲要 杀谬 追溯
D.危如累卵 抨击 矜持 檄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个医疗小分队,每到一处,跟当地群众都是一团和气,不摆架子。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他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了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水声涛声,兽声鸟声,甚至如花开花落的声响,都有一定的抑扬顿挫。
D.本来应是精彩绝伦的足球赛,一旦“黑哨”介入其中,带给球迷们的感觉岂止是“毫发不爽”,简直是令人发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晚会上,他们神情自若,舞姿潇洒,谁能相信他们不是年过花甲甚至年逾古稀的老人呢?
B.昨天,市图书馆举办知识经济讲座,聘请了东南大学的教授,会议室里的座位真是座无虚席,好多人站着听了一下午。
C.在韩国教头金昶佰的魔鬼训练下,中国女曲又在韩国的土地上继世界杯夺冠后战胜奥运会冠军东道主韩国队,夺得了女子曲棍球比赛的金牌。
D.在企业管理这个行当中,创造最快的可能要属管理者的头衔了,原先叫掌柜的,后来叫经理,这几年又从老总、总裁更新为CEO、CFO了。
5.学习了《咬文嚼字》一课,了解了古人如何“炼字”,请你也将下列各句“推敲推敲”,为空格处选出最适当的字。( )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 南山。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③地湿厌 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④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 ,山高水长。
A.见 数 闻 德 B。现 一 看 风
C.见 一 看 风 D。现 数 闻 德
6.下面句子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B.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7.下列加点的实词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12分)
读 书 养 气
李建永
转眼年届不惑。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但是“野孩子”的脾气未改,只喜欢读书的“积习”亦未改——恐怕今生今世也改不掉了。只是在读书之余,脑子里时不时地冒出“读书究竟有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本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取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翻白眼,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新华文摘》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