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7815字。
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语文试卷分为第I卷、第II卷、第III卷;包括五道大题,27道大题,共12页。
请按要求作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答卷时要安排好作文时间。
第I卷 (共14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答题表格中。(共14分每小题2分)
1、红色字读音有误的是
A、暴涨(zhǎng) 绯红(fēi) 提防(dī) 峰峦叠嶂(zhàng)
B、奔驰(bēn) 处决(chù) 惩罚(chéng) 不偏不倚(yǐ)
C、逞强(chěng) 哽咽(yè) 附和(hè) 辙乱旗靡(mǐ)
D、庇护(bì) 称心(chèn) 优劣(1iè) 伛偻提携(1ǚ)
2、红色字的解释有误的是
A.出众:超出。 触目伤怀:心。
B.不逊:谦逊。 别出心裁:特别。
C.擦拭:擦。 不能自己:停。
D.呈报:恭敬地送上去。 大声疾呼:急速,猛烈。
3、有错别字的是
A.鄙夷 烽烟 坚定不疑 从容不迫
B.怠慢 和谐 安然无恙 不可救药
C、惯例 锤炼 见异思迁 夙夜忧叹
D、喝彩 陡峭 骇人听闻 德隆望尊
4、为句中红色词语选择义项都正确的是
这件事真不好说,踌躇了半天,我终于直说了。
“踌躇”的义项是: ①犹豫 ②<书>停留 ③<书>得意的样子
昨天半夜光景,突然起了大风。
“光景”的义项是: ①时光景物 ②境况,状况,情景 ③表示估计
A、“踌躇”② “光景”① B、“踌躇”③ “光景”②
C、“踌躇”② “光景”② D、“踌躇”① “光景”③
5、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有专家指出,_________要重视人才培养,_________要重视精英教育,________要从制度、机构以及社会等不同层面对于精英人才的培养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A、如果 就 所以 B、不仅 也 所以
C、不仅 更 而且 D.因为 就 而且
6、在横线上填写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是
铁花的花瓣很小,一朵花,最大也不过像大拇指那么大,颜色白里透红,但并非粉红色。花瓣缺少水分,像一种金属薄片,花朵紧紧地挨挤着,结成球状。
① 花朵也不会掉落下来
② 这也许是它经得起风吹的缘故吧
③ 所以即使是枝茎枯萎了
④ 又因它长期经受强风的吹袭
A、②③④① B.③①②④ 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
7、作品、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或国籍)搭配有误的是
A.《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
B.《岳阳楼记》—范仲淹—唐代
C.《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第II卷 (共46分)
注意事项:第II卷包括三道大题;二、默写,三、文言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共20道小题。
二、默写(共6分,每小题2分)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10、……陛下亦宜自谋,以___________________,察纳雅言,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段),完成11—14小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别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