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81字。
话题作文训练
岱东中学 沈阳
一、 对话题作文进行全方位的理论指导,避免话题作文走入误区,给学生留下永远的遗憾。面对初中生还比较陌生的话题作文,应该怎样指导,怎样写作呢?
A、阅读材料,认真审题。
虽然话题作文排除了审题障碍,淡化了审题,但是淡化审题并非不要审题,淡化审题是与全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相对而言的。而一些同学却因此放松了审题,导致写作偏题。我们说,任何题目都要细审,对于话题作文也是如此。
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材料是提出“话题”的媒介,划定了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因此,它是话题作文审题的重点,必须认真阅读,深刻理解。如果超出了“话题”限定的内容范围,考生写出的文章就会偏题、跑题。当然,如果考生仅仅局限在材料提供的内容本身来写“话题”,就束缚了学生的表达自由。如何在这两者中间找到一个安全、合适的“着陆点”,对考生来说是个关键。
B、认真选体,发挥特长。
话题作文放宽了对文体的限制,给考生创造了宽松选体的自由。这就需要学生学会选择,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长于形象思维的考生,可选择记叙文;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可以选择议论文。不过,对于考场作文来说,考生应尽量选写记叙文(包括小小说等),因为写记叙文,便于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便于编制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便于描绘逼真的画面,抒发真挚的感情。
但是,正由于话题作文是一种自选文体、文体不限的自由作文,所以我们发现在平时的练习中,经常碰到一些“四不像”的文章,所谓“四不像”文章,就是一种不伦不类的,无法知道它属哪种文体的文章。
那么,应如何避免学生犯这种错误呢?这就需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如果你写记叙文,在记人叙事中必须体现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如果你写议论文,在论证过程中,要有鲜明、正确的论点,要有充分有力的论据;如果你写说明文,就要科学的说明事物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准确使用语言……总之,无论写什么,要做到“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
C、立足创新,选好角度,
话题作文发散式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写作话题作文极有利于选材、构思出新出奇。可事实上,从学生的练习来看,依然是选材陈旧、构思平庸之作居多。要知道,选材新颖是写出佳作的关键。在话题作文中,有人变化角度,从话题的反面找到了别具一格的材料;有人变换时空,将想象中的事件纳入平常话题之中,找到新颖材料;有人放眼生活,从小处切入,将鲜活的社会生活和时代话题写进作文里。
如此这般,从多个角度解读话题,写作者思路放开,问题想细,不愁找不到良好的构思。
D、拟个好题。在选好角度的前提下,拟一个好的文题,对写好“话题作文”尤其重要。要根据自己确定的材料紧扣“话题”拟文题。有的学生往往直接把“话题”本身作为文章的题目,比如在关于“树”话题作文的训练中,有十多个学生就以《树》为题目,这样的文题,角度大,范围广,用作文章题目容易出现题大文小、文题不一的毛病。角度小的文题,更能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既方便于迅速成文,写深写透,又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同时文章题目最好含蓄优美,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E、最后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可能出于拼凑字数的“不良动机”,把话题作文中那段提示性语言作为文章的第一段。但这样做,往往是弄巧成拙,暴露了考生自身语言、内容的极度缺乏,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出了自己作文薄弱的底子。这一点应该引起老师、学生的重视。
二、下面的一些话题供同学们参考;以开发大西北为话题,以环保为话题,以理想为话题,以节俭为话题,以“友谊”、“事业”、“人生”、“爱国”、“献身”、“创新”“勤奋”、“奋斗”、“爱心”、“机遇”、“逆境”为话题,还可以以加入世贸组织为话题,以打击恐怖为话题等。
三、话题作文写作思路点拨
话题作文之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春风习习,送来绿意;秋风瑟瑟,引来肃杀;暴风呼啸,带来灾难。家风、民风、文风、抢购风、吃喝风、攀比风……生活中的“风”真可谓举不胜举。有人追风,有人顶风,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