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60字,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教材分析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用诗一般精美的语言,热情赞誉了伏尔泰卓越的历史贡献、伟大的人格魅力,再现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使这个形象永驻人们心中。雨果的语言,凝重隽永,深沉壮丽,热烈中饱含理性。在缅怀伏尔泰的同时,我们也充分领略到了这位浪漫主义大师的非凡魅力。他们是法兰西的骄傲,更是全世界人们的骄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的写法及含义。
2.了解演讲词的现场感、交流感的特点。
能力目标
1.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3.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歌颂和景仰。
2.在朗读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谐、和平、正义等思想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风格。
突破方法: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语气来体会作者的激情。
难点
1.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2.伏尔泰所处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突破方法:
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因而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很难激起感情共鸣。作为一篇演讲词,本文诗化的语言风格、澎湃的激情浪潮和闪耀的思想光辉,使它成为朗读教学的难得材料,要把朗读的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理解、欣赏精彩的语言和澎湃的激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品味欣赏。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置疑、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启蒙运动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浪漫主义、启蒙运动,讲述伏尔泰的故事,聚焦于伏尔泰为弱势人群呐喊、奋争的正义行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