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5份。

  解读《陈情表》之情
  《陈情表》是一篇以情感人的美文。古有“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孝”之说。可见《陈情表》之“情”之真之深之切,其传诵千年而不衰,终在于此。李密作为一位亡臣贱俘,深感祖母躬亲抚养的不易,面对司马氏政权的急竣诏书,必须寻找充分的理由辞职不就,为祖母养老送终。于是在结构全篇时,紧紧扣住了一个“情”字,以情动人,以情串文。文章至情至孝而又陈词婉转,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史载当年晋武帝读了此表之后,深受感动,下诏李密留养祖母,并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膳食。《陈情表》之所以能让李密化被动为主动,全在于一个“情”字,就是这个“情”字巧妙地解决了自古忠孝两难的处境,使他留下美好的名声。
  一、叙孤弱无依之情。
  为了能深深打动晋武帝,李密先尽力渲染自己的处境与遭际。开篇便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然后就在这一凄苦悲调中泣诉自己孤弱无依之状:先是自己出生六个月时,父亲逝去;接着四岁那年,母亲改嫁;后又是少年体弱多病,至九岁时还不能走路。不但如此,就连族亲除了祖母之外,再别无一人。其“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的孤苦惨状不言而喻。作者以简练的语言,凄苦悲凉的情感有力地刻画了一个缺亲少故,又饱经祸患的幼年李密形象:寂寞、清贫、孤独、悲怆。这是一个多么悲惨的故事,这是一幅多么惨苦的图画!读来不禁油然而生同情之心。
  二、抒相依为命之情。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在这样一个苦难的家庭里,对于夙婴疾病的祖母来说,抚养孙儿成人,谈何容易?其中诸多不便、艰辛、苦楚又有谁能体味?孩子摔倒了,祖母要去搀扶;孩子饿了,祖母要去喂吃的;孩子病了,祖母要去寻钱觅药;孩子遭人欺负了,祖母要去安慰;教孩子读书识字做人……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儿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正因为此
  ……
  朗费罗诗歌的特点
  在美国19世纪中叶出现了批评家们称之为“美国复兴”的文学的繁荣时期,在散文和小说方面有爱默生、梭罗、霍桑、麦尔维尔、爱伦•坡等,在诗歌方面有爱默生、朗费罗、爱伦•坡、惠特曼、狄更生等,他们一起形成了这一在美国乃至世界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爱默生的诗以简朴的语言表达其超验主义的深刻思想而著称;爱伦•坡的诗歌在异国情调的想像境界中追求超凡脱俗的美和神秘感,以形象的奇特、气氛的凄凉和音乐美而闻名;惠特曼是时代的歌手,时代的风云在他那豪迈、雄浑、宇宙般规模的自由体诗篇中波澜壮阔地展开,同时也歌颂人与人性的伟大;狄更生的诗则与惠特曼的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深居简出,到三十岁以后更是足不出户,因而他的诗歌是一种内省的诗,探讨的不是时代的而是一些永恒的主题——生与死,灵魂与肉体,生活与艺术与爱情,命运与财富,亲情和友情,理想与信念等,其诗篇幅短小但开掘却很深,是哲理诗的登峰造极;像狄更生一样,朗费罗也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的重大主题(他的《奴隶之歌》是个例外),平凡的日常的事物在他信手拈来,经他那温馨的想像力和炉火纯青的诗艺锤炼以后,便即刻化为神奇的篇章,虽然狄更生的诗歌意蕴较朗费罗的深刻,但朗费罗诗歌中的这种情与景(内容与形式)的极为自然的融合,则是狄更生的诗歌中所缺少而他自己所独有的。
  朗费罗(1807—1882),美国诗人。生于美国缅因州波特兰,是当地有声望的移民家族的后代,少年时代在家乡沿海城市波特兰度过。他熟悉大海和家乡的自然风光,熟悉当地老一代移民的故事和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朗费罗从博多因大学毕业后赴欧深造,1826年至1829年间在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研读外国语,后来还曾几度赴欧,熟悉欧洲
  ……
  乐观主义的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评论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著名悲剧。它诗意盎然,热情充沛,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和喜剧氛围。其艺术风格与作家早期创作的大多数喜剧相一致,被人们称为抒情悲剧。
  悲剧的冲突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情与两个家族间的仇恨和对立,它表现了自由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
  故事的发生地维洛那城实际上是英国16世纪末伊丽莎白女王鼎盛时期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一方面以亲王为代表,象征了王权统一的力量,它受到广大市民的拥护,另一方面是贵族蒙太古家族和凯普莱特家族世代的积仇结怨,它代表着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相互争夺的封建集团的势力。但时代在前进,这两大世仇的新一代人竟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彼此相爱,于是家族的怨仇与个人爱情之间便形成了尖锐、巨大的戏剧冲突。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无视家族的仇怨,他们轻蔑地觉得,妨碍他们结合的只是枉具虚名的姓氏。
  朱丽叶曾说:
  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罗密欧要是换了别的名字,他的可爱的完美也决不会有丝毫改变。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罗密欧对于姓氏的态度更为激烈、率直:
  那么我就听你的话,你只要称我为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
  真正的爱情使他们变得勇敢而无畏,他们背着父母到劳伦斯神甫的寺院里秘密成婚,最后他们为了反抗封建家族势力和封建的包办婚姻不惜以死殉情,谱写了一曲最为悲壮动人的爱情颂歌。
  戏剧的结尾,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家终于因为这对情人的死而抛开旧仇,言归于好,并且用纯金在维洛那为罗密欧与朱丽叶铸像。这意味着两个年轻人为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