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60字。
《春江花月夜》教案
——诗歌鉴赏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
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
【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
3、情感把握。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说起我国唐朝文化,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对,唐诗)那么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歌,却因为其中一首,他的名字流传千古。这首诗被评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连闻一多先生都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张若虚)这首诗歌是……《春江花月夜》。
好,今天我们就跨越时空的界限,和诗人张若虚共赏这良辰美景——春江花月夜,置身诗境,感受诗人此情此景下深沉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二、配乐诗欣赏和朗诵
1、欣赏配乐诗歌朗诵,引导学生一边静听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2、带领学生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随着诗歌的感情进展抑扬顿挫地诵读,更真切地体味诗歌感情。
三、整体把握
诗人用丰富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创作此诗。诗中情景理融为一体,使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下面我们分别从情、景、理三个方面来欣赏此诗。
1、景——春江月夜美景
⑴请大家首先把诗中描写春江月夜美景的语句一起朗读一下:“春江潮水连海平……皎皎空中孤月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