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10个字。

  人教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出师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出师表》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谥号“武侯”,后世称其为“武乡侯”。《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表:
  古代奏议的一种,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和诸葛亮有关的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舌战群儒,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本文出现的成语: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指日而待(计日而待)
  5、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对联: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收服东川、西川排八阵:排八阵图阻陆逊
  七擒:七擒孟获六出:六出祁山五丈原:病卒五丈原
  四十九盏明灯:五丈原施法续命三顾:三顾茅庐
  平南蛮:平定南方叛乱东和:联吴北拒:抗曹
  水面偏能用火攻:火烧赤壁
  6、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出师伐魏之前。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清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这三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报先帝忠陛下”。
  7、课文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1-5)分析当前形势,指明危机,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第1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时刻,希望刘禅“思危”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由此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