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20字。

  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
  组别 高二语文备课组 审阅
  (备课组长) 审阅
  (学科校长)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课题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一《春夜别友人》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
  要求 鉴赏诗歌要通过意象,进入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探索诗歌的丰富意蕴,领会诗歌的主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陈子昂的生平。
  2.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情。
  3.体会本文炼字艺术。
  过程与方法 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和转换表达离情别意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在本诗中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
  重点 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和转换表达离情别意的。
  教学
  难点 1.体会炼字艺术。
  2.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
  教学
  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环节一   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回顾描写离别的诗句: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人情感。
  2、重点掌握炼字的技巧。
  三、预习检查:
  作者简介
  1、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 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有《陈伯玉集》(或《陈子昂集》)。
  2、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 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38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