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50字。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0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0 思想品德
  0 音乐
  0 化学
  + 信息技术
  0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0 美术
  0 生物
  0 科学
  0 数学
  0 外语
  0 历史
  0 社区服务
  0 体育
  0 物理
  0 地理
  0 社会实践
  0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7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史记》的文章,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把有关的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入人物传记中,以此反映历史的进程和演变。司马迁在创作过程中忠于历史史实,既不溢美,也不苛求,同时又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他的旷世悲愤。本单元拟通过研读《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等文章体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进而从那些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中感悟生活,体验人生,进而领悟人生之道,学会处世之法。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恪尽职守,在社会中良好地职业道德是不可或缺的。
  基本思路:在夯实文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探讨司马迁是如何把刘邦、李广刻画成最生动、最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项羽和刘邦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英雄?”主题辩论活动;重点体会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补充孔子以及董狐秉笔直书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恪尽职守,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等等。
  2、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
  3、了解刘邦、李广两位历史人物的基本情况以及与他们有关联的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1.了解司马迁首创的“互见法”。
  2、揣摩文本用对比描写人物、用细节刻画人物、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等文  学艺术特色,学习写作特点。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史记》开创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最可宝贵的传统。
  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3.了解《史记》对历史的记述和总结,从中获得初步的史学修养。
  4.培养恪尽职守的习惯,明白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