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50字。
《临江仙》(晏几道)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词的感情基调
2.掌握写景的作用,体会词中的画面美。
一.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注解,掌握词的大意,上片写什么;下片写什么。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写“春恨”,下片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景----写相思。
2. 找出词中表时间的词:梦后、酒醒、去年、初见、当时。(时间上由近及远)
3.找出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的词语:春恨。
4.五个时间词,带出两个深情款款的画面,是哪两个画面?并说明表达了怎样的深情。
A.梦后酒醒: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落花微雨的冷清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春愁的孤独与空虚。
B.初见小蘋:两情相悦、以琵琶说相思的画面,表达了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深情。
这两幅画面全由“春恨”二字连缀为一体,。
三、合作探究:
1.上片词人是怎样将“春愁”写得缠绵深婉的?
A.梦后酒醒。因怀念之深而以酒醉销愁,酒醉而有相见的美梦,梦虽美丽但却短暂,酒醒梦断后,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愈加孤寂
-----景物描写,情景交融,烘托、渲染孤寂的心境。
B.去年春恨:“去年”“却来”,显见春恨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点出春恨之深长难销。
……
《踏莎行•雾失楼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鉴赏本词委婉曲折的笔法,情景交融;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
2、结合作者的经历理解重要诗句的含义。
3、体会作者流徙僻远之地的凄苦失望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惆怅之情。
教学过程:
一、作者导入: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熙宁十年(1077),往谒苏轼于徐州,次年作《黄楼赋》,苏轼以为“有屈、宋姿”。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应制科,进策论,除宣教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六年,迁秘书省正字。预修《神宗实录》。时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亦京师,观与同游苏轼之门,人称“苏门四学士”
。绍圣元年(094),坐元祐党籍,出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三年又因写佛书削秩徙郴州(今属湖南)。明年,编管横州(今广西横县)。元符元年(1098)再贬雷州(今广东海康)。徽宗即位,复宣德郎,允北归,途中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年五十二。《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存《淮海集》四十卷,另有《淮海词》单刻本。其诗、词、文皆工,而以词著称。词属婉约派,内容多写男女情爱,颇多伤感之作。
二、背景与译文:
1、背景: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贬谪郴州时旅店所写。词中抒写了作者流徙僻远之地的凄苦失望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怅惘之情。
2、译文:
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
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