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60字。
学习目标:
1.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对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2.学习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学习重点:根据本文独特的结构,分析小标题的表达作用。
学习难点:小标题展示的内涵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赏美)
展示一组西双版纳图片并配以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导入。
二、整体感知(选美)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图片,问题: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片,理由是什么,文中有没有相关的语句?
三、合作探究(比美)
过渡:西双版纳有这么多迷人的风景,神奇秀丽、风情独特,可写可说的材料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作者是怎么写的呢?(作者截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片断,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老师看过原文,原文也有几个小标题,和课文不同,我们一起来探究作者为什么要改呢?
辨析:你觉得课文的标题与原文的标题相比,哪一个更好,好在哪里?小组交流。明确:课文的标题更好,课文的标题做到了重点突出,句式整齐,条理清晰,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既揭示了中心,又有深远的意境。
课文 原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 感受竹楼里的诱惑
高高望天树 勐腊吃烤鱼
竹楼映蓝天 住进竹楼里
悠悠野象谷 原文没独立的小标题
妩媚傣寨水 打谷子-筒裙-水中嬉戏
笑对生与死 修行-还俗-生与死
提示:课文中的小标题能不能体现西双版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特点?有没有表现出作者的感情?(可以以“竹楼映蓝天”为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