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00字。
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四篇课文属“社科科普”文,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习社科科普文的阅读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阅读本单元作品,要引导学生品味、推敲语言,感受文化在那个的思想魅力,发展想象力,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3、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开展合作学习,乐于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
4、加强积累与整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知识,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洛阳牡丹记》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洛阳牡丹的特色,使学生对素有“国花”之誉的牡丹及与之相关文化增添感悟,培养细致观察,深入了解生活的习惯。
2、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细致介绍洛阳牡丹的说明特色,体会本文用语精确、层次分明、涉笔成趣、摇曳多姿的行文特色。
3、 积累必要的文言词语知识。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用语精确、层次分明、涉笔成趣、摇曳
多姿,细致说明洛阳牡丹的行文特色。
难点:解读第3、4段;
揣摩理解本文“可以称得上说明文的典范”这一观点。
三、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侧重疏通文义,积累必要的文言词语;并
初步梳理行文思路。
第二课时:侧重在细致梳理行文思路的基础上,解读
第3、4段。
第三课时:侧重理解本文在简明流畅的说明文字里涉
笔成趣的独特的说明特色。
四、 教学过程
1、 预习活动
① 阅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义。
② 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
2、课堂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PPt文件(关于“牡丹”的图片及历代咏赞牡
丹的诗篇)
学习新课:
① 诵读课文(学生诵读,教师检查学生预习状况,并共同解决疏通文义中的疑难问题,积累必要的文言词语,文言词语略)
② 借助旁批,再读课文,针对问题,师生、生生互动讨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